王进,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 人才,苏州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苏州大学-联智同达智慧物 联信创软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兼职)。中国计算机学会 CC
2023-07-11
辛煜,教授,199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系,98年在职攻读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02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取得博士学位,03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在职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96年在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至今。主要参加了江苏省教委基金、省自然基金、
2023-07-11
盛瑞,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血管药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脑血管功能与疾病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新药研发与评价分会委员,中国神经精神药理学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抗衰老分会委员。江苏省青蓝工程,
2023-07-11
张秀莉,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此后留所工作。2019年至今在苏州大学担任特聘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器官芯片、类器官、3D生物打印等仿生技术,解决天然产物在药效和毒效评价中面临的问题。
2023-07-11
钟志远,教授,苏州大学药学院院长,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靶向放药中心主任,江苏省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全球
2023-07-11
课题组简介 苏州大学分子影像与核医学研究中心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高明远教授领衔,现有教授11名、副教授7名、助理研究员1名、实验技术人员2名。中心实验室面积1000多平方米,涵盖化学合成、分析表征、细胞生物学、动物成像等实验室。中
2023-07-11
华道本,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二级教授。教育部核工程类教指委委员,中国核学会核环保分会理事,中国核学会环境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辐射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Radioanaly
2023-07-11
史海斌,苏州大学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特聘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双创人才。长期致力于智能化分子影像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研究。近年来在Nat. Commun., J. Am
2023-07-11
畅磊,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组部青年人才计划)获得者,2020年。 江苏省特聘教授,2021年。 苏州市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 2021年。 从事放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领域的交叉研究,发现了生物力学传导通路通过染
2023-07-11
第五娟: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面向锕系元素配位化学研究的世界科技前沿以及国家核能发展和核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放射性核素辐射防护机制和治疗药物相关研究。以通讯作者和一作身份在N
2023-07-11
崔家斌,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师从汪乐余教授。同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纳米合成专家Uri Banin教授。2021年2
2023-07-11
王亚星,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1年获得兰州大学放射化学学士学位,2014年获得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技术及应用硕士学位,2019年获得四川大学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博士学位。同年加入苏州大学,历任副教授、教授。从事核能化学、功
2023-07-11
一、课题组简介 陈倩博士,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在生物医学材料与肿瘤纳米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发展了一系列基于生物材料的新型多功能纳米粒子,并探索了其在肿瘤多模态成像、光学治疗、免疫治疗及联合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2023-07-11
张乐帅教授是美国认证毒理学家(DABT)、欧洲注册毒理学家(ERT)、英国注册毒理学家(UKRT)及中国毒理学会认证毒理学家(DCST)、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2020),并在2020年获得中国毒理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张教授长期致力于细胞三维培养平台的构建,并以
2023-07-11
安艳课题组:研究方向为环境毒理学和职业毒理学,关注化学致癌、氧化还原应激调控、环境与健康,开展基于One Health理念的健康砷(铅、氟)水平研究,聚焦环境浓度化学物的全生命周期发育毒性安全阈值评价及有害结局路径(AOP)构建。近年主持国际合作、国家
2023-07-11
李冰燕,苏州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加拿大McGill大学解剖学组和美国Columbia大学放射医学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营养素、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防治,以及营养素和化学药物干预增加肿瘤放疗和化疗敏感性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六项
2023-07-11
潘臣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工程人才,苏州大学仲英学者,Expertscape世界屈光不正领域前0.1%的学者,爱思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2)目前担任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
2023-07-11
合作导师简介: 孙靖宇,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津大学博士。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国家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江苏省先进碳材料与可穿戴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8 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 2013
2023-07-11
杨瑞枝教授课题组因科研工作需要,现招聘博士后。 杨瑞枝,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2005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陈立泉院士;2005.92011.6,先后在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Jeff Dahn教授课题组作博士后研究和在美国斯坦福大
2023-07-11
耿凤霞,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和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日本筑波大学。后进入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从事博士后工作和国际青年科学家中心(ICYS)任研究员。 已在包括Nat. Synthesis, PNAS, Acc.
2023-07-11
课题组或合作导师简介: 苏州大学嵌入式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课题组在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嵌入式人工智能、智能检测与控制等方面进行了20多年专心致志的技术积累,一直与国际知名公司Arm、ST、TI、FSL、NXP等,以及国内南京沁恒微电子(国产芯片)、阿里平头哥
2023-07-11
司马杨虎现任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应用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题组一直从事蚕遗传育种学、蚕的发育学与繁育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合作导师十一五至十四五连续受聘为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蚕育种岗位专家,在家蚕抗性品种
2023-07-11
合作导师简介: 韩恺分别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理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后曾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并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长期从事访问研究。2015年以海外人才
2023-07-11
合作导师简介: 长海博文(张海),特聘教授、博导、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A 类 长期创新人才、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获得者,现任苏州大学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研究院院长、国际铝合金大会( ICAA ),国际材料大会( THERMAC )专家委
2023-07-10
陈亮,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江苏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退变性疾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
2023-07-10
激光增材制造研究所近年承担了移动式增材修复与再制造技术与装备、激光复合增材制造修复与再制造技术与制备等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3 项,激光熔化沉积制备钨 / 钢异质界面处过渡层成分梯度设计与残余应力控制、激光增材制造 U75V 钢非稳态热循环过程中珠光体形
2023-07-10
合作导师简介: 钟宝江,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 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苏州大学东吴学者。 1995 年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98 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2006 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获得工学博
2023-07-10
杨霜( YANG Shuang )苏州大学特聘美籍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外国专家百人计划( 2022 年),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 2022 年),江苏省双创博士( 2021 年)。 2001-2003 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系硕士学位, 2008 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机械工程博士
2023-07-10
根据我校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规定,扬州市职业大学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技能人才,公告如下: 一、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023-07-10
陈涛,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以斑马鱼和胚胎干细胞为模型,研究环境化学物心脏发育毒性的分子机制。在EHP、JHM、STOTEN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是多个国际及国内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 一、招聘岗位 统招博士后研究人员1名。研究方
2023-07-10
课题组近年来聚焦贝叶斯统计理论方法与应用,高维数据预测模型构建及机器学习算法,因果推断的方法应用等研究方向。本课题组与丹麦奥胡斯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具有密切合作。成功的申请人将获得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宝贵的国内外公共卫生领域合
2023-07-10
谭丽萍,女,汉族,1967年生于湖南,硕士、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主要从事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工作。研究方向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护理安全管理、神经外科护理。近五年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目,发表核心期刊二十余
2023-07-10
依托苏州大学能源学院能源与材料创新研究院、石油和化工行业高比能电池核心技术与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碳材料与可穿戴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学科研究平台,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电子功能材料技术研究所技术创新平台,
2023-07-10
冯岩,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等离子体物理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四青人才。主要从事尘埃等离子体实验及理论研究,包括低温强耦合尘埃等离子体微观物理机制,聚变等离子体中尘埃颗粒的物理学过程等。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基金委面上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
2023-07-10
一、学院介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地学专业院系之一。历经百年发展,学科方向全、综合实力强、国际影响显著,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地质学并列第一;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地质学并列A+
2023-07-10
陈涛,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导,目前担任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多年来专注从事机器人及机电系统领域中微纳传感与系统集成、微纳操控、检测及装配方面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Science Adv.、Nature Co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