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出台17条措施: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23-10-25
本报昆明讯 (通讯员 云仁轩)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17条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旨在进一步做实做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对高校毕业生,坚持奖补引导、创业扶持、培训赋能、资金减负、兜底保障并举,全力支持他们尽快就业、更好就业。在奖补引导方面,明确高校毕业生在乡镇、村企业就业,符合条件的,给予个人5000元的一次性基层就业奖补。在创业扶持方面,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做电商,给予最高3万元创业补贴。首次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发放创业补贴,将创业扶持范围由毕业3年向后延伸至毕业5年内大学生,力争扶持大学生创业2000人以上。实施“彩云雁归”创业计划,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金补助,吸引扶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返乡创业。在培训赋能方面,紧盯12个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将12个重点产业职业(工种)目录纳入补贴范围,首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多证结合制度,面向在校学生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赋能。在资金减负方面,通过免息和延期偿还等,减轻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还款负担,及时兑现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让高校毕业生轻装上阵。在兜底保障方面,明确聚焦困难高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援助,为每人至少提供3个针对性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共青团结对帮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对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全省529万经营主体和广大社会组织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蓄水池。针对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等实际,在给予招用毕业生的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方面,将“企业”范围从之前的中小微企业扩大至包括所有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增加受益主体418.71万户,并将补助标准增加至2000元;特别对县以下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按每人5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同时,继续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等设立见习岗位,按每人每月1500元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见习补贴,积极鼓励引导市场化就业。
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积极回应学生关切,坚持应招尽招、快招早招,明确充分挖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存量,统筹自然减员,加大补员力度,稳定扩大招录规模,加快招录进程,确保在8月31日前完成政策性岗位招录。
随着云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镇(街道)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政策明确,深入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等岗位,扩大“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招募规模,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并对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事业单位提前转正定级等倾斜支持,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针对近年来大学生慢就业、缓就业等现象不断增多,将就业指导工作前推,首次明确从大学低年级设置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举办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提前开展大学生深入企业、接受现场指导等工作,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按照不低于毕业年度毕业生500∶1的比例配齐配强就业指导教师,并可参加有关职称评审,充分发挥其帮助引导作用。支持高校创办“校园创业孵化园”,鼓励就业服务机构与高校合作设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建立岗位归集筛选、共享发布机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身边服务。
对服务机构,明确简化就业求职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实施“云岭大学生就业护航行动”“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十大行动”、人社厅(局)长进校园、政策辅导进校园等活动,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市场力量提供多元化招聘服务,全方位加大线上线下招聘频次,为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资源、送政策、送服务。持续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清理整顿,坚决防止和纠正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对性别、年龄、学历等歧视行为,依法打击“黑职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行为,及时查处违反试用期规定的行为,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截至6月底,共组织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3170余场次、提供岗位超过56万个。培训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25412人次。兑付11.8万名特殊困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1.18亿元。就业政策进校园宣讲对全省81所高校实现全覆盖。
下一步,云南省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出台优化调整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20条措施;全力挖掘政策性和市场化岗位资源,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优质岗位;实施全省人社干部进企“拓岗稳岗”专项行动,组织各级人社部门班子成员进企业“面对面”拓岗稳岗,并建立干部“定向联系大学生”机制,“一对一”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聚焦困难高校毕业生,健全帮扶机制,开展个性化就业援助,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这篇大文章。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