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课题组2024年招收博士后简章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24-02-22
一、医院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1930年,经过9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下设教研室29个,三级学科41个,医疗科室82个,医技科室13个,行管科室25个,建有25个教学基地,承担8个层次、18个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中西医结合和临床医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拥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5个。医院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医学专家,其中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1名;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评委1名;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1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2名;博士生导师67名。2000年至今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989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达304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46项。SCI收录的文章达1844篇。
二、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长夏云龙,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好人·最美医师”、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现担任美国心律学学会委员、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肿瘤心脏病学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肿瘤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CACA)整合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肿瘤心脏病学学组组长、辽宁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等职务。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5项,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具体研究方向如下:①从事心血管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工作。尤其专注于心律失常与心衰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研究。从炎症反应、代谢、氧化应激、纤维化等多途径解析心房颤动、心源性猝死/长QT等心律失常发生发展机制;积极探索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新策略,以及房颤综合管理体系,例如抗凝、左心耳封堵、希氏束消融+起搏器植入等;探索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诊疗与管理策略;主导了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起搏器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攻关国产MR兼容ICD研发,力争打破国际垄断;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开发了长QT综合征患者发生院内心源性猝死的早期预警指标,提供了新的预警工具;作为核心专家参与一系列相关专家共识的编写。②强化预防理念,探索智慧化心血管慢病“全周期管理”模式。建立社区慢病管理队列、院内心血管专病数据库,探索推动诊前-诊中-诊后全周期慢病管理策略;针对血压、血糖、血脂等多个代谢相关因素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改善预后,进而打造新型慢病管理模式;探索可穿戴设备研发与临床应用,例如“电子皮肤”、“人工智能听诊器”等,助力社区慢病居家管理,申请国家专利8项;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慢病智慧管理平台”,获批工信部“心脑血管疾病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真实世界数据应用中心”建设单位,搭建国家级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真实世界数据应用中心,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临床应用水平。③率先在国内倡导引领肿瘤心脏病学科发展。首次开展中国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基线情况调查,开展国内首个前瞻性队列研究,首次阐明癌症是导致获得性LQTS全因死亡的主要独立因素之一。揭示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共同的信号通路,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并展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设计首款“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智能评估系统”软件;撰写行业标准8部、出版专著3部;促进国家一级学会相继成立肿瘤心脏病学分会,并担任全国主委、候任主委等职务。主办“中国肿瘤心脏病学会议”、全国引领拟定“肿瘤心脏病日”、牵头成立“中国肿瘤心脏病学研究协作组”;在国内率先搭建肿瘤治疗致心血管损伤诊疗及防控体系,在全国多家三级甲等医院获得推广应用。担任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JournalofCardio-oncology》主编。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2800余次;主编及参编书籍10余部,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市级科技奖励共1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三、相关政策及待遇
(一)薪资待遇
1.全口径工资为30万元/年(不含科研绩效);
2.出站后留连工作并认定为大连市青年才俊,可申请安家费30万元*;
3.出站后留连工作并认定为“兴辽英才计划”博士后,可获30万元奖励*。
*地方政策请以最新文件为准,如需了解省市最新政策,可咨询医院工作人员。
(二)福利待遇
1.按照医院员工进行管理,享有医院员工同等福利待遇,如用餐补助、健康体检等;
2.优秀出站博士后可申请医院事业编制工作岗位。
(三)外部支持
1.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生活补贴20万元/年,为期两年,科研经费共23万元(面向国内博士);
2.国家博士后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生活补贴20万元/年,为期两年(面向海外博士、外籍博士);
四、招收条件
2024年博士后招收工作说明如下:
(一)基本条件
1.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身体健康,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要求全职身份入站;
2.具有临床医学类、理工类、统计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材料化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3.具有独立承担项目并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三篇及以上SCI论文或单篇IF>5分;
4.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较强的英文阅读写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心血管领域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2.肿瘤心脏病研究;
3.心律失常与心衰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研究;
4.智慧化心血管慢病“全周期管理”研究。
(三)招收数量
本年度数量为2人,招满为止。
(四)申请和考核程序
1.向医院人才与人力资源部提出进站申请,同时将以下材料发至dyyyrsb@163.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材料要求电子版扫描件,按顺序压缩为一个PDF文件,不大于10MB。
(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公开招聘博士后人员应聘报名表》(附件1);
(2)身份证双面清晰照片或扫描件;
(3)本科、硕士、博士各阶段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清晰照片或扫描件;
(4)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申请的本科、硕士及博士阶段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已毕业学生)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未毕业学生)pdf版;国外高校毕业生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认证书清晰照片或扫描件;
2.根据上述提交材料,人才与人力资源部对申请者的基本条件进行初步的审核。
3.对于自主招收博士后,医院将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者科研水平进行考察(主要是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步研究方向),专家评审通过后办理进站手续。
4.审核通过人员,办理正式进站手续。
5.出站要求: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申请博士后出站,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出站。
(1)在站期间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依托单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或中
(2)在站期间博士后本人作为第一作者,合作导师作为通讯作者,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本专业领域高水平论文。
五、申请时间
申请全职入站: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以递交申报材料。
六、进站时间
最终进站时间以辽
七、联系方式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联合路150号大医一院行政中心1002房间
联系方式:
人才与人力资源部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UiMsm9_Xh0siHkYKrPfMCA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