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 一 个

长按图片保存

首页 > 广东卫生医疗招聘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2024年招收博士后简章(长期有效)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24-05-16

医院基本情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始建于1965年,是东莞地区唯一一家集医、教、研、康复和养生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于1995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广东省示范中医医院,2007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2020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2022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是广东省第三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医院现有总院、莞城分院和上桥院区共三个院区,设有4个门诊部(总院中心门诊、国医馆门诊、莞城分院门诊、莞翠中医门诊)及1个制剂中心和东莞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东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东莞市骨伤科研究所、东莞市国医馆等附属机构,正在建设东莞市骨伤科研究中心。总院占地总面积1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其中总院955张、分院545张。医院2023年门急诊量达180.57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6.71万人次。现有国家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4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个、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14个、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广东省中医儿科重点建设单位1个及东莞市重点(特色)专科26个。

医院实施科技兴院,重视人才培养,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地共建附属医院以来先后引进刘良院士团队,建立唐祖宣、沈宝藩、禤国维、韦贵康、杨春波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引进广州中医药大学王伟心脾相关及方药研究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脾胃病研究团队和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符文彬团队、骨伤科林定坤团队、肝胆胰外科谭志健团队、泌尿外科王树声团队、乳腺科陈前军团队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急诊科李俊团队、肿瘤科林丽珠团队、妇科邓高丕团队等高水平医学专科团队10个,同时引进许尤佳、黄新胜、陈纪言、王立新、张迎光、陈志雄、君等名医及团队,通过引进高层次专家及专科团队,搭建高水平中医专科平台。

医院积极推进省部共建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东莞工作站和东莞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工程研究院建设工作,获批东莞市莞市重点实验室7项,集合东莞市中药制剂中心、东莞市中医药公共实验室及生物标本库、东莞市中药制剂配送中心、东莞市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医学工程研究等多项内容开展,积极筹建东莞市骨伤科研究中心,积极推动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健全我院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2022-2023年招收了9名博士后科研人员入站,医院不断加强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持续加大我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我们竭诚欢迎优秀博士加盟,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开展高水平博士后研究工作!

一、招收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2.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岁);

3.在国内外已取得或将取得博士学位者,一般不超过3年;

4.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心理健康,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5.须全脱产在站工作,能够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不挂职、不兼职。

二、入站条件及出站要求

博士后岗位根据博士后入站前分为A/B/C岗。

(一) A岗博士后招收条件及出站要求

1.招收条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认定的A1级期刊发表1篇论文或主持1项国家级项目。

2.出站条件: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二

1)自然科学类应发表A1级论文1篇以上或A2级论文2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应发表A2级论文1篇以上或A3级论文2篇以上(医史文献等传统学科至少发表A3级论文1篇以上);

2)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含博士后科学基金),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和参与(排名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社科基金项目1项(医史文献等传统学科至少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

3)主编出版专著1部以上(全国百佳出版社);

(二) B岗博士后招收条件及出站要求

1.招收条件:医药类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认定的A2级期刊发表1篇论文或主持1项省部级项目,非医药类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认定的A2级期刊发表1篇论文或A3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

2.出站条件:需满足A岗博士后出站条件之一。

(三) C岗博士后招收条件及出站要求

1.招收条件:入站前业绩不低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各学科相应类型博士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 

2.出站条件: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自然科学类应发表A2级论文1篇以上或A3级论文2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应发表A3级论文1篇以上(医史文献等传统学科至少发表核心论文1篇);

2)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含博士后科学基金);

3)第一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以上(全国百佳出版社)。

三、待遇条件

()薪酬: A岗博士后年薪为50万元人民币(税前,下同)B岗博士后年薪为45万元人民币,C岗博士后年薪为40万元人民币。

(二)住房待遇:医院提供宿舍(租金按医院规定执行)或住房补贴(3/)

(三)科研经费:A岗博士后提供不超过30万科研经费,B岗提供不超过20万科研经费,C岗提供不超过8万科研经费,C岗的资助名额按当年C岗博士后入站人数的50%进行资助。

()出站资助:出站后留莞工作的博士后人员可申请东莞市50万元的出站资助。

()户口迁移/子女入学:博士后人员进站报到后,医院可协助其将人事档案迁移到市人才管理办公室。可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介绍信、身份证和户口簿,按规定申请将户口迁到市内自有房产(含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产);申请人市内无自有房产的,可选择迁到父母在本市的房产或招收单位集体户,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户口可以随其一并迁入。随其流动的子女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入幼儿园、上小学和初中、报考(转入)高中以及报考高等院校或中等专业学校等,享受当地常住户口居民的同等待遇。

()出站聘用:博士后出站后,其学术水平达到学校、医院人才引进条件的,按相关规定优先聘用。

四、招收需求

心血管病、脾胃病、脑病、骨伤科、针灸科、肾病、呼吸病等学科相关研究领域。

五、申请流程

1、提交材料:应聘者将应聘材料发送至邮箱:dgzyy@gzucm.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博士后招聘+姓名+研究方向”。邮件附件主要包括:

1)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博士后申请表(请扫下方二维码获取)

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2)个人简历

3)身份证、博士学位证扫描件(2024应届博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扫描件)

4)成果证明材料扫描件(PDF格式,含论著、课题、专利等科研成果,获奖证明等)

2、简历初筛:科教科根据研究方向,将符合工作站要求的博士后应聘材料推送至相应的专业组,专业组与应聘者进行初步沟通。

3、博士后面试:专业组将沟通结果反馈于科教科,科教科组织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博士后面试。

六、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王磊

教授、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副院长,广东普通高校代谢性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团队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心脏微血管病中医药防治研究团队负责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后备学术带头人、广东省中医院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双心医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新药创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冠心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人才培养对象、“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人才。长期从事代谢性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4项;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组织起草《冠状动脉微血管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联合发布,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2023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心血管病。

黄绍刚

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防治功能性胃肠病研究团队负责人,国医大师杨春波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高校“千百十” 人才。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及省部级等各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5篇,主编专著4部,获得发明专利3项,共培养硕博士近40名。

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疗及中医药防治。

董明国

广东省名中医,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5年,长期致力于难治性脾胃病研究,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及肝病专业副主委,东莞市中医肝病及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宁为民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副院长,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学科带头人,老年病防治研究所主任,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中医脑病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危重症达国内先进水平,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SCI论文2篇,曾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2021年创新东莞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编写莞籍名医著作4本,培养学术继承人3名,承担省、市科研课题多项,包括东莞市新冠肺炎防疫防治技术研究及推广应急攻关专项。现任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广东省中医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学会脑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中医学会传承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东莞市第一批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东莞市中医学会中医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脑病。

叶小汉

广东省名中医,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大内科主任及省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病科)学科带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中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心脏血脉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中西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7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阻塞性肺病等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国内首次提出运用软坚散结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创新性理论,根据该理论研发的新药心脉康片广泛运用于临床。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担任主编编辑《动脉粥样硬化中医防治》,参与编写中医论著2部,主持并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近10项,多次荣获市科技进步奖。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

薛爱国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针灸科学科带头人,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医学部主任及市名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针灸推拿科教研室主任,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运用针灸疗法结合现代先进的康复技术解决相关疑难杂病和各种痛症诊治。主持省市科技局重大及一般科研课题多项,主编书籍一部《卢觉愚医案》,发表国家级和省级论文10余篇,多篇论文获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一、二、三等奖,发明国家级实用型专利1项。兼任中国针灸学会新九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伤病专业委会常务委员等国家级、省级社团职务。

研究方向:运用针灸疗法解决相关疑难杂病和各种痛症诊治。

七、联合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卢国樑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现任医院大骨科主任,兼脊柱骨病学科负责人,骨三科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骨伤科教研室主任,东莞市脊柱外科开拓者和领头人,东莞市重点医学研究所中医骨伤科研究所主任,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骨伤科负责人。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脊柱病委员会候任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脊柱脊柱外科管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医中药管理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中医骨伤科学脊柱方向。

李强

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东莞市中医内科医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内十科主任,长期致力于肾系疾病研究。兼任广东省医院协会体外循环设备工程与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传统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项。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肾系疾病。

连乐燊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东莞市第四批名中医师承项目继承人,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杰出青年医师、青年名中医。现任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感染性疾病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癌诊治一体化平台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阻肺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东莞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及市厅级课题3项,参与市厅级课题多项,发表核心期刊、SCI论文10余篇。

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呼吸病方向,对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病,如肺部结节、肺部肿瘤、慢性咳嗽、肺部感染、哮喘、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胸膜疾病等有着丰富的经验。

特别说明:根据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每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校内选聘博士后合作导师,在院内配备联合合作导师,其待遇及日常工作、考核均由我院负责管理。

八、其他

1、联系人:温老师

2、联系电话:0769-26385763

3、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松山湖大道东城段3号东莞市中医院行政楼二楼科教科,邮编:523000

4、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如遇国家、地方和医院相关政策、规定发生调整,按新规定、政策执行。

5、本招生简章长期有效,欢迎随时联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4-tLXZaP3p_xKYoqoBw-Q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热文阅读
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佛山市精神卫生中心)2025年招聘公告(第一批)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璠娜团队2024年招聘1名博士后公告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4年第一次公开招聘65名工作人员公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2024年招聘30名博士后
中山市博爱医院2025年招聘人才公告
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2025年招聘优秀人才公告
工作地址:广东省 -- 东莞市招聘职位:见正文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发布时间:2024-05-16 发稿编辑:高层次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