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 一 个

长按图片保存

首页 > 北京卫生医疗招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4年招收神经内科医学部博士后公告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24-06-11

一、科室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由匡培根等老一辈神经内科专家创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全国最早一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神经内科。2020年6月整编为神经内科医学部,由神经内科亚专科、神经介入亚专科、神经重症亚专科、神经内科研究所及派驻三到八中心神经内科组成,是汇集了第一医学中心和三到八中心神经内科专长优势的综合性研究型临床医学部。是全军重点学科、联勤保障部队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际头痛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与筛查基地。自学部成立以来,承担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军队项目,19项省部级科学基金,总经费达1.0122亿元。荣获5项军队及省部级科研奖励,专利92项,SCI论文434篇,其中一区TOPSCI文章31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9.9。牵头制定指南和专家共识30余部,编写专著40余部。2023年全球头痛类研究影响力排名第三位,中国第一位。

神经内科研究所作为临床专科重点实验室,是军队军事应用脑科学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总面积约500㎡,仪器总价值约1200万元。下设军事脑效能实验室、神经电生理实验室、神经生化实验室、神经病理实验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动物实验室等,现有拥有多种转基因小鼠用于不同神经递质环路系统的研究。每年约有40余人在此完成各类课题研究工作。

二、招收条件

1.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申请进入临床医学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在国境外取得博士学位的可以放宽至40周岁;

2.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应届毕业生凭答辩决议书可提前半年申请入站,申请从事第二站及以上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不受限制;

3.近3年参与军队(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且以第一作者或自然排名第一的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期刊论著1篇,或中国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论著1篇,或中国卓越科技论文1篇,或他引次数15次以上论著1篇。

三、薪资待遇

地方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签订劳动合同的,享受医院同职级聘用人员相应待遇,签订工作协议的地方博士后研究人员享受同职级聘用人员绩效工资。在此基础上,按规定享受博士后专项津贴(5000元/月)、工作餐补助和科研绩效津贴,分配1套博士后公寓或按相同资历现役军官标准发放租房补助费。军队人员在站期间待遇保障,按军队有关规定执行。

四、经费资助

1.日常经费。每年提供1万元日常科研经费。

2.专项基金。设立博士后专项科研创新基金,遴选优秀项目予以专项支持,每个项目资助经费20万元。

3.优博计划。实施优秀博士后扶持计划,遴选优秀博士后予以重点扶持保障,享受专项岗位津贴5000元/月(不超过24个月),直接匹配科研经费20万元。

4.匹配经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按照1:0.5比例提供匹配经费;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的,按照1:1比例提供匹配经费。

五、其他保障

1.地方博士后期满出站前,可申请参加医院组织的高级职称评定;

2.在站期间,子女入医院幼儿园享受现役军官同等待遇;

3.地方博士后可按规定办理进站和出站落户;

4.通过出站考核申请留院工作的,享受优先留院政策。

六、合作导师

01于生元 主任医师、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理事、头痛与感觉障碍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TheJournalofHeadacheandPain》、《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副主编,十余种SCI杂志编委或特约审稿人。

在神经内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头痛及脑血管病方面较突出,组建了世界第一所国际头痛中心。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北京市课题等29余项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参与制定ICHD第二、第三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外论文374篇,其中含SCI论文160篇,主编专著11部,参与编写国际头痛指南3部,牵头编写了各类指南与共识8部;获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突出贡献专家奖”、“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由中国医师协会评选出的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学术成就”奖、被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评为“德技双馨人民好医生”、“出生缺陷防治公益使者”称号,“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多次获解放军总医院“优秀博士生导师”、“教学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全球头痛类研究影响力排名第七位,中国第一位。

招收条件

神经病学、神经生物学、神经药理学博士,有疼痛相关研究基础者优先

研究方向

头痛及相关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神经环路及干预研究

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的机制研究

 

02董钊 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三才一队托举工程“科技顶尖人才”,现任国际头痛学会(IHS)会员委员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青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等。

董钊教授长期从事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诊疗研究,聚焦于基于多维脑信息的脑网络机制探究及精准干预、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与平台构建等。发表文章10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nnalsofNeurology、Neurology、SmartMat、JHP、iScienc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1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委重点课题、后勤科研重大专项、国自然面上等课题9项,累计经费2142万元。参与制定头痛相关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7部。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项。获发明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获“国之名医-优秀风范”、中国医师协会“杰出青年神经内科医师”。

招收条件

1.专业背景为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计算机科学或与以上研究方向相关专业等,有志从事多维脑信息分析、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研究;

2.熟悉影像数据分析、电生理数据分析、生物信息数据分析或者熟悉人工智能、模型计算等相关技术。

课题组研究方向

1.头面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2.基于立体定向脑电信息的难治性头痛/疼痛精准干预研究;

3.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多模态影像学、脑电生理研究;

4.神经系统疾病大数据挖掘及模型构建;

5.基于人工智能、医工交叉的疾病临床辅助决策及智能化平台构建。

 

03王君 主任医师、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神经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本科毕业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曾国家公派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医学院和南卡罗莱纳州立医学院作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神经介入工作。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颅内动脉瘤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外科疾病血管内治疗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复合手术学组副组长等职。

担任《中华内科杂志》、《中国脑血管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介入放射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等多个杂志的编委、审稿专家。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都发展基金,军委科技委,军队卫勤保障等多项基金项目,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译神经介入专业著作3部。

招收条件

神经内科或者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临床专业;英文突出者优先;

研究方向

脑动脉瘤及血管狭窄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静脉窦狭窄源性搏动性耳鸣或高颅压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18610400988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Y-qXvjnYfXke8-gfA1niA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热文阅读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2024年招聘12名工作人员公告(第七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面向2024年应届毕业生(含社会人员)公开招聘公告(第三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面向2024年应届毕业生(含出站博士后等)公开招聘公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面向2024年应届毕业生(含社会人员等)公开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4年招收神经内科医学部博士后公告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2024年招聘科研型博士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24年面向应届毕业生(含社会人员)公开招聘
工作地址:北京市招聘职位:见正文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发布时间:2024-06-11 发稿编辑:高层次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