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2018年首届 “东陆青年学者论坛”暨青年学者招聘会公告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18-05-07
一、论坛介绍
云南大学“东陆青年学者论坛”旨在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为各学科领域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不同研究领域的合作。论坛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学术研讨会和人才洽谈会等形式,邀请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围绕国际学术前沿,探讨学术,增进交流,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提供走进云大、了解云大、加盟云大的直接途径。
二、邀请范围
年龄不超过40周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并具有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2.青年千人、青年长江、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优青获得者或具有相当水平的优秀青年学者。
3.有意向通过我校申报2018年度青年千人且符合中组部青年千人申报条件的青年人才。
4.有意向到我校工作或博士后流动站继续研究的青年学者。
涉及学科领域:
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2.法学(法学、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国际关系)
3.理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统计学、大气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
4.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工类)
5.农学(作物学、园艺学)
三、论坛时间
(一)2018年6月8日 报到;
(二)2018年6月9日 上午主论坛、下午分论坛;
(三)2018年6月10日 分论坛及人才洽谈。
四、报名方式
1.有意者请将《云南大学2018年首届“东陆青年学者论坛”报名表》(见附件)及个人学术成果支撑材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人事处联系邮箱rsc@ynu.edu.cn,压缩包及邮件主题注明“姓名+拟联系学院+青年学者论坛”,例如“张三+经济学院+青年学者论坛”。
2.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5月10日,学校会在收到报名表审核后即时发出参会邀请函。
五、交通及食宿
学校负责提供2018年6月8日—6月11日4天食宿,报销往返差旅费(实报实销,海外学者原则上报销不超过2万元人民币/人,国内学者原则上报销不超过5000元人民币/人)。
六、“四青”人才待遇
1.国家配套:
“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科研经费100-300万元,一次性补助50万元。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自然科学领域科研经费120-24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科研经费30-60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研经费150万元。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入选者:聘期内每年10万元津贴。
2.地方配套:入选云南省“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专项者,高层次人才领衔的项目支持经费,最高500万元,团队最高3000万,同时按照中央一次性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同等配套。
3.学校配套:根据《云南大学引进人才实施办法》,按照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
1)一次性提供购房补贴人民币200万元;
2)年薪不少于60万元人民币;
3)科研经费: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研究计划商定,实验类理科、工科类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非实验类理科、人文社会科学类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
4)配偶符合调动条件的可随调并在校内安排工作;
5)为子女提供自幼儿园至高中一条龙优质教育资源。
七、联系方式
1.学校联系方式:
人事处电话:+86-871-65032972;联系人:钟老师;邮箱:rsc@ynu.edu.cn。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电话:+86-871-65033815; 联系人:钱老师
2.各学院联系方式:
序号 |
单位 |
联系人 |
电话 |
1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朱老师 |
+86-871-65034738 |
2 |
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 |
廖老师 |
+86-871-65032679 |
3 |
经济学院 |
刘老师 |
+86-871-65033613 |
4 |
法学院 |
杨老师 |
+86-871-65033171 |
5 |
国际关系研究院 |
杨老师 |
+86-871-65033776 |
6 |
缅甸研究院 |
钱老师 |
+86-871-65033027 |
7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赵老师 |
+86-871-65033700 |
8 |
物理与天文学院 |
刘老师 |
+86-871-65035570 |
9 |
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 |
李老师 |
+86-871-65931691 |
10 |
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梁老师 |
+86-871-65033805 |
11 |
生命科学学院 |
张老师 |
+86-871-65931221 |
12 |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
李老师 |
+86-871-65030650 |
13 |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
杨老师 |
+86-17712859885 |
14 |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
何老师 |
+86-18314101200 |
15 |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
段老师 |
+86-871-65034577 |
16 |
云南省古生物重点实验室 |
刘老师 |
+86-871-65032378 |
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万老师 |
+86-18213068295 |
18 |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
彭老师 |
+86-871-65033679 |
19 |
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
毕老师 |
+86-871-65031119 |
20 |
信息学院 |
谭老师 |
+86-871-65930963 |
21 |
农学院 |
胡老师 |
+86-871-65033539 |
22 |
软件学院 |
杨老师 |
+86-871-65931551 |
附件: 云南大学2018年首届“东陆青年学者论坛”报名表.docx
云南大学
2018年4月4日
云南大学简介
云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脉深远的大学。学校始建于1922年,是一所建校近百年的历史名校。学校坐落于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中国昆明。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最具世界影响的大学之一,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4551.84亩,图书馆藏书360余万册;教职员工2956人,全日制本科学生1673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931人,留学生1209人。学校微生物学、化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全球ESI前1%。现有民族学、生态学学科2个A类学科、政治学、生物学、理论经济学、化学、中国史、统计学、数学、法学、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14个B类学科。拥有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以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文、史、哲、经、法、教育、理、工、农、医、管、艺术等学科较为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有10篇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10余项。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20多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基地和实验室30多个。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层次人才快速增加,现有院士、国家“千人计划”、 国家“万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引育工作,全面深化“人才强校”战略,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汇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开展前沿交叉研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早日建设成为立足祖国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进入中国首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来,为学校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竭诚欢迎优秀青年人才加盟。
附件下载: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