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研究院2018年博士招聘启事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18-05-31
一、广汽研究院简介
广汽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作为广汽集团的技术管理部门和研发体系枢纽,负责新产品、新技术的规划和重大研发工作具体实施。
广汽研究院已建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研发设施,包括整车、动力总成、新能源等15类实验室和1间含焊接、涂装、总装、机加工的试制工厂,以及1条汽车调校专用试验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15年评价排名全国第10,位列全国各行各业1100多家同级中心前1%)、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研发人员逾3500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中国汽车优秀科技人才等高级专家数十人。
在产品开发方面,始终坚持自主正向开发,建成G-CPMA广汽跨平台模块化架构,具备较为完整的整车和整机开发能力。截至2018年1月,已有2大系列18款整车产品开发上市,其中传祺GS8、GS4等明星车型销量呈爆发式增长,成为"现象级"车型。此外,新能源汽车已掌握纯电动、插电式、混动产品开发技术;无人驾驶汽车具备全天候全路况自主行驶能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以"电动化、智联化、轻量化、情感化"为重点突破口,着力推进"2510"技术创新战略实施。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全力打造2大平台,努力实现5大技术引领和4个阶段目标,2025年全系车型实现电动化;智能驾驶领域,以产业化为目标逐步实现智能驾驶技术的量产,计划2020年实现L3级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同时实现全自动泊车功能。
广汽研究院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汽车研发机构,具备与国际同类机构同台竞技的能力。十三五期间,完成20~30款车型开发,涵盖A0/A/B/C/新能源,支撑广汽自主品牌实现2020年100万销量目标,助力将广汽传祺打造成世界级中国汽车品牌!
二、广汽研究院2018年博士人才需求表
序号 |
研发方向 |
岗位名称 |
主要职责 |
任职要求 |
1 |
智能网联-智能驾驶 |
前瞻网络 |
主要参与技术创新项目车载以太网、新一代网络架构等项目开发,负责新的车载网络系统架构以及通信技术的研发、应用 |
1.博士学历,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方向 |
2 |
人工智能算法开发 |
主要参与自动驾驶项目中人工智能算法的开发 |
1.博士学历,熟悉人工智能算法在自动驾驶的应用 |
|
3 |
智能驾驶运动控制 |
极限工况下的轨迹安全判断、横向控制等 |
1.博士学历,车辆工程、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同时具备汽车及控制知识背景的优先 |
|
4 |
决策规划 |
面向l3级自动驾驶汽车系统融合智能算法的路径规划软件开发/面向L4及以上自动驾驶系统的基于智能算法的路径规划软件开发 |
1.博士学历,车辆工程、机器人、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
|
5 |
智能网联-电子电器系统集成 |
系统分析 |
车辆空调系统前瞻技术研究,如热泵系统、电池直冷系统、新型工质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1.博士学历,制冷、热能工程、机电或车辆工程相关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优先 |
6 |
信息交互系统 |
人机交互系统用户需求研究,统筹规划信息交互系统以及数字座舱系统技术方案 |
博士学历,熟练掌握汽车电气原理和设计方法 |
|
7 |
EMC集成设计 |
EMC相关的创新研究 |
博士学历,电子或电磁兼容相关专业 |
|
8 |
电子电气架构 |
参与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或网络架构的规划 |
博士学历,电子或汽车相关专业 |
|
9 |
ECU诊断责任工程师 |
负责ECU诊断设计的优化 |
博士学历,电子或汽车相关专业 |
|
10 |
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 |
电芯开发 |
参与开发和设计动力电池单体及相关材料 |
1.博士学历,材料、电化学等相关专业 |
11 |
革新技术 |
参与革新类电池技术的开发 |
1.博士学历,材料、电化学、机电等相关专业 |
|
12 |
新能源汽车-部件开发 |
算法开发 |
混动控制算法开发,功能安全算法开发,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
1.博士学历,汽车专业、控制类专业 |
13 |
需求分析 |
混动系统需求分析、电控系统架构设计、功能安全需求分析 |
汽车专业、控制类专业博士,有相关的电控产品开发经验,十分熟悉软件开发流程 |
|
14 |
标定 |
整车控制系统实车标定与策划、标定数据评审、标定体系建设 |
汽车专业、控制类专业博士,有电控产品开发经验,十分熟悉软件开发流程 |
|
15 |
液压系统设计 |
液压系统控制方向的研究 |
1.博士学历,新能源汽车电动系统及核心零部件总成的相关专业 |
|
16 |
性能开发 |
新能源传动系统性能仿真、性能评价的研究和技术攻关 |
博士学历,有相关的新能源车传动系统性能仿真、性能评价经验 |
|
17 |
耦合传动设计 |
新能源传动参数匹配仿真、构型分析相关的研究和技术攻关 |
博士学历,有相关研发经验 |
|
18 |
结构集成 |
新能源传动系统总成设计的研究和技术攻关 |
博士学历,有相关研发经验 |
|
19 |
电机系统 |
成新能源车电机系统及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相关研究工作 |
1.博士学历,电机与电器、机械专业 |
|
20 |
温控部件 |
新能源车电动温控系统及其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和相关技术攻关 |
1.博士学历,汽车、热管理或机械相关专业 |
|
21 |
新能源汽车-电池集成及验证 |
BMS |
负责同步开发与自主开发的BMS(电池管理系统)的集成设计、BMS系统测试、电池包级应用/动力电池均衡模块开发 |
动力电池软件开发相关专业的博士,从事课题为动力电池BMS软件开发方向 |
22 |
系统 |
负责同步开发与自主开发的BMS(电池管理系统)的集成设计、需求规范制定、相关测试标准和功能安全等级拆解分析规范的制定 |
博士学历,动力电池系统集成设计开发相关经验 |
|
23 |
机电热 |
负责同步开发和自主开发的BMS电气系统集成匹配计算、安全等级定义和划分,热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需求规范拆解和相关测试标准 |
博士学历,动力电池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相关专业 |
|
24 |
燃料电池专业总师 |
负责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部件、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的开发与验证 |
1.博士学历,机械、控制、电化学、材料、热设计、车辆工程、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有燃料电池和传统发动机开发相关经验 |
|
25 |
燃料电池电堆 |
组织电堆的重点技术课题攻关 |
1.博士学历,机械、控制、电化学、材料、热设计、车辆工程、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
|
26 |
燃料电池辅件 |
燃料电池辅件的重点技术课题攻关 |
1.博士学历,机械、控制、电化学、材料、热设计、车辆工程、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
|
27 |
燃料电池电控工程师 |
燃料电池电控系统的重点技术课题攻关 |
1.博士学历,机械、控制、电化学、材料、热设计、车辆工程、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
|
28 |
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 |
系统集成责任工程师 |
GMC、P2、THS等系统方案制定及系统开发,电池集成及热管理相关工作 |
车辆工程专业或机械设计专业博士,从事混合动力车型动力总成设计课题或从事电池热管理设计或发动机热管理设计 |
29 |
大数据责任工程师 |
新能源大数据监控及分析项目 |
信息管理或计算机等专业博士,从事数据相关性分析、人工智能自学习等课题 |
|
30 |
系统匹配分析 |
1.负责新能源能量管理分析及高效策略开发。 |
车辆工程专业博士,从事新能源车能耗分析与提升相关课题 |
|
31 |
功能安全 |
1.电动系统失效分析。 |
车辆工程专业或电力专业博士,从事过新能源车辆电动系统或电机等设计的功能安全相关课题的研究 |
|
32 |
底盘 |
强度耐久 |
1.传动系统零部件台架DV耐久规范研究 |
1.博士学历,车辆工程、力学相关专业优先 |
33 |
转向系统设计 |
1.承担转向系统创新项目开发 |
1.博士学历 |
|
34 |
轮胎设计 |
负责解决车轮系统相关复杂的跨领域专业课题 |
1.博士学历,专业研究方向为车轮和轮胎相关 |
|
35 |
制动系统设计 |
1.制动距离性能提升 |
博士学历,车辆工程相关专业,有相关专业研究经验 |
|
36 |
制动器设计 |
1.负责制动器零部件设计、开发、认可工作和承担制动器总成设计开发工作和技术攻关 |
博士学历,车辆工程相关专业,有相关专业研究经验 |
|
37 |
车身 |
车身性能研究 |
承担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项目的车身性能研究和对标统筹管理 |
1、博士学历,有主机厂相关工作经验优先 |
38 |
性能集成分析 |
1.车身结构轻量化优化分析 |
1.具备轻量化分析研究工作经验。 |
|
39 |
动力总成技术研发 |
流构耦合仿真 |
1.统筹发动机附件系统流构耦合领域仿真任务 |
1.博士学历,有汽车相关知识和背景 |
40 |
冷却系统 |
1.整车架构下动力总成热管理技术带头人 |
1.工程热物理过程,流体和燃烧,热能利用,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控制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
|
41 |
进排气声学开发 |
1、统筹进排气系统声学开发,组织开展相关试验验证和仿真工作 |
1.博士学历,有汽车相关专业知识和背景 |
|
42 |
整车集成 |
空气动力学 |
主要参与CFD分析精度提升及湍流模型标定;研发项目中低风阻车型开发 |
博士学历,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优先 |
43 |
节能技术 |
主要负责编制年度节能2510技术创新课题规划以及完成年度各项节能专项课题 |
博士学历,有节能领域相关工作经验优先 |
|
44 |
NVH |
车身NVH |
1.车身整车相关NVH问题识别及优化方案设计 |
博士学历,有相关的研发经历 |
45 |
风噪NVH |
1.风噪相关NVH问题识别及优化方案设计 |
博士学历,有相关的研发经历 |
|
46 |
声学包NVH |
1、整车隔声问题识别及优化方案设计 |
博士学历,有相关的研发经历 |
|
47 |
悬置NVH |
悬置系统课题的研究,如研究悬置动刚度特性、拉杆特性对整车怠速、加速及路振方面的影响 |
博士学历,博士期间主导悬置课题相关工作,博士论文与悬置系统性能相关,有很好的独立推动难点问题攻关的能力 |
|
48 |
路噪及底盘NVH |
参与路面振动精工及创新项目等 |
博士学历,有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 |
|
49 |
声品质NVH |
1.整车音响声品质主客观评价与优化方案设计; |
博士,声学专业,具有建筑声学与电声学模型的建模仿真与分析优化能力,有很好的独立推动难点问题的攻关能力 |
|
50 |
试验认证 |
性能试验 |
车辆性能开发,驾驶性开发,车辆客观性能数据与主观评价关联性研究,提升车辆平顺性研究(包括仿真分析),车辆悬架系统部件性能对车辆动力学影响分析等 |
1.博士学历,对整车性能试验工作兴趣浓厚 |
51 |
商品性评价 |
顾客需求调查,人机及操作研究,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研究,驾驶性提升改善 |
1.博士学历,对整车商品性评价工作兴趣浓厚 |
|
52 |
底盘系统试验 |
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运用试验和仿真的手段开展悬架弹性阻尼元件性能、悬架K&C特性、转向系统性能与整车操控性能的关联性研究等,提升车辆动力学性能 |
1。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技术,对悬架、转向等子系统测试数据与整车操控性客观数据的关联性有较深入的研究 |
|
53 |
整车耐久 |
耐久体系建设,耐久技术创新及路线搭建,耐久领域重大或前瞻性课题研究、整车耐久试验与用户关联的研究等 |
1.博士学历,掌握整车耐久试验领域发展趋势,能够指导团队在创新发展、前瞻分析、方案设计等全方位领导经验 |
|
54 |
空气动力学性能试验 |
负责产品空气动力学测试分析,风洞流场品质分析,后续对车型cd优化,车辆行驶稳定性等进行CFD分析等 |
1.博士学历,具有乘用车空气动力学研究能力,对风洞实验室有一定认识 |
|
55 |
能耗试验 |
负责新能源车型能耗测试分析,参与产品测试中能量传递效率和能耗优化工作。 |
1.博士学历 |
|
56 |
环境试验 |
车辆热管理性能研究,台架试验与道路试验关联性研究以及环境试验虚拟仿真研究等 |
1.博士学历,对整车环境试验工作兴趣浓厚; |
|
57 |
整车道路环境试验 |
智能网联和智驾技术、新能源、整车空调和热管理道路环境试验标准体系建设及创新路线搭建,智能网联和智驾技术、新能源整车道路环境试验前瞻课题研究 |
1.博士学历,对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道路环境试验有深刻理解; |
|
58 |
自动驾驶测评 |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测评体系搭建与应用 |
1.博士学历,对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行业技术、产业有丰富的研究和了解,视野广阔,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和观点 |
|
59 |
电动汽车试验 |
电动汽车重要系统功能、性能评估以及整车测评新方法开发与应用 |
1.博士学历,熟悉PHEV/EV/HEV车型三电系统开发技术 |
三、联系方式
招聘联系人:孙女士
简历投递邮箱:sunqianqi@gaei.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
联系电话:020-22933731
投递简历时请注明投递的方向,谢谢!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