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2018年社会学省级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启事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18-07-02
为促进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和发展,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社会学研究,根据云南省有关规定,我校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计划2018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事项如下:
一、招收计划
合作导师 |
研究方向 |
招收人数 |
联系邮箱 |
李强 |
城市社会学 |
1 |
|
周晓虹 |
社会心理学 |
1 |
|
周大鸣 |
都市人类学 |
1 |
|
张桥贵 |
宗教社会学 |
1 |
zhangqiaogui@sina.com |
韩军学 |
宗教社会学 |
1 |
ynmdhjx@163.com |
包智明 |
民族社会学、环境社会学 |
1 |
baozhm@vip.163.com |
陈鲁雁 |
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
1 |
chenluyan99@163.com |
安学斌 |
民族社会学 |
1 |
xban1110@sina.com |
马永清 |
民族社会学 |
1 |
mayongqing2001@163.com |
赵世林 |
文化社会学 |
1 |
476608505@qq.com |
杨国才 |
性别社会学 |
1 |
guocaiyang@163.com |
俞茹 |
发展社会学 |
1 |
1109162139@qq.com |
徐祖祥 |
人类学与民俗研究 |
1 |
xuzuxiang@sina.com |
沈海梅 |
人类学与民俗研究 |
1 |
shenhaimei@hotmail.com |
吴兴帜 |
人类学与民俗研究 |
1 |
310081059@qq.com |
陈德顺 |
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
1 |
chendeshun66@163.com |
刘文光 |
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
1 |
ynmdlwg@126.com |
二、招收条件
(一)申请进站人员应为新近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二)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并达到以下条件之一者,年龄可放宽到40岁: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校一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或同等级别奖学金。
2.主持或作为主要执行人(排名前5)承担过省部级以上项目。
3.攻读博士学位以来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
4.获得国际知名院校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回国人员。
5.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博士论文者。
(四)不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一般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申报程序及材料
(一)申请人与合作导师取得联系,并征得同意。
(二)申请人向流动站提交以下材料:
1.《云南省博士后进站报名表》(一式两份,见附件1)。
2.两位本学科领域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见附件2)
3.身份证、护照(外籍人员)、港澳台人员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4.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申请进站时,未能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可由学校或学位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办理进站,进站6个月内须将博士学位证书交流动站核验;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外籍人员可提供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学位认证)。
5.近半年体检报告。
6.定向、委培博士毕业生申请进站的,须提交原工作单位同意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
7.无人事(劳动)关系人员(含辞职人员)需提供原单位人事部门解除人事(劳动)关系证明或《辞职证明》,国家公务员辞去公职须提供《公务员辞去公职批准通知书》,上述材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原则出具。
(三)流动站组织合作导师、相关专家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查、并进行面试,确定人选报学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四)学校报省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批。
(五)办理进站手续,签订博士后工作任务书。
四、进站待遇
进站博士后人员工资、福利、住房等待遇按照云南省相关政策及《云南民族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执行。
五、申报时间
截止至2018年9月10日
六、联系方式: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联系人:欧燕
联系电话:13678763473
电子邮箱:1207234544@qq.com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