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变了 “海归”也不好找工作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14-03-12
新华社记者 段续 吴昊
留学成风,花费不菲。看似能缓解就业压力的留学在如今形势中“效果不彰”。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海归”失望:就业竞争激烈,工作选择和收入优势不如以前。
“同工同酬”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董梓民毕业后前往爱丁堡大学攻读硕士。回国后他奔波于广州各大招聘会。留学经历让他信心满满,而现实却和想象中“很不一样”。
用人单位给出的薪资并未显示出他的“海归”优势。“留学一年花费约50多万人民币”,童梓民说,“本以为可能会比国内毕业生多拿一倍左右的月薪,事实上薪金水平趋同。”
但他认为,“留学经历让我更加独立。”
童梓民说,“‘海归’的创造性和团队精神更胜一筹,薪金有很研究生人才大增长空间。”
南开大学的江瑶毕业后赴悉尼大学攻读会计专业硕士。学成后在上海、天津参加了多家国有商业银行面试。应聘中,她发现竞争者中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不少。 “悉尼大学在国内并不被太多银行熟知,在上海的大部分面试均告失败。”最终她选择回家乡一家国有银行工作,月薪五千元。
“我觉得本科毕业时就可轻松进入这家银行。”江瑶说,“留学让我对西方财会知识有了更深入了解,但并未增加多少求职砝码。”
记者问及是否希望早点将学费赚回,她说:“从未有过如此奢望,至少三年内无此打算。”
光环褪去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田丰看来,“海归”增多与近年美国、欧洲经济波动,就业岗位减少有关。
“归国待遇优厚的群体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一些高技能人才。”田丰说,“很多留学生并不具备那样的素质。”
同样是海归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高雪莲认为,“海归”薪水逐渐与同等学历的国内毕业生持平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在高雪莲看来,西方文化产品在中国大量出现,增加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对西方高等教育的盲目崇拜让一些学生和家长陷入一种“集体出国无意识”。
一些国外高校为增加收入,通过打广告、找中介代理高校招聘、自我推介等方式对自费的中国留学生“扩招”,导致“海归”质量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国内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高雪莲说,“近十几年国内高等教育有了很大提高,不论是外语水平还是专业技能,国内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逐步有能力与‘海归’抗衡。”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赵俊芳说,不理性的出国热让许多能力不突出者试图通过留学提高身价。她认为,知识技能掌握不充分的留学生即便有海外学历,还是会被竞争研究生人才招聘激烈的就业市场淘汰。
摆正心态
据了解,“海归”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名校毕业,接受过良好训练,另一种是毕业于一般性的学校。
“名校毕业具有出众技能的留学生优势仍在,但不断缩小。”田丰说,“对后者来说,许多国外一般高校的教学水平、科研实力无法与国内一些大学相比,谈不上什么优势”。
一些专家认为,“海归”“土著”薪水逐渐持平的现象说明,国内用人单位逐渐建立起科学的筛选机制。“学历蕴含信息有限,并不能与职业能力划等号。”
田丰说,“以往觉得‘海归’能力强,这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判。”
田丰认为,留学潮会持续。“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经济发展”。
田丰说,“在考虑投资回报的前提下,留学选择将会趋于理性化,向高等教育发达地区集中。”专家建议,归国求职降低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保持平常心态,“海归贵土著贱”的看法已不可取。
(据新华社长春11月11日电)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