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 一 个

长按图片保存

首页 > 留学生动态

海归就业环境变啦 “海产品”须应时而变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14-03-12

  雷叶婷绘

  雷叶婷绘

  王鸿艳绘

  “海鸥”要传送经验

  如今,出国留学已算不上稀奇事儿,随着经济和交通的日趋发达,“海鸥”群体越来越多。他们频繁往来于国内外,基本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从事商务贸易及各种项目,在业务上跨越东西方;其二,是在海外有稳定工作的“80后”、“90后”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原因,致使这些年轻的“海鸥”不得不飞来飞去。

  专家认为,在某些领域,像“海鸥”这样飞来飞去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如若彻底回国,可能会暂时缺乏该领域的创造平台。“海鸥”把在海外掌握的最新技术与经验不断传递回国,自己在国内的发挥空间硕博招聘就变大了。做不做“海鸥”,也要看来来回回是不是飞得有价值。

  “海藻”要坚持不懈

  “海藻”简单解释就是“海找”,指留学回国的人群,正积极努力地就业或创业。北京大汉九鼎研究院院长赖伟民说:“欧美经济不太景气,中国的经济也正处于逐季回落的局面,就业难肯定还会继续。”“最难就业季”的出现,让更多的“海藻”着实头疼。

  “我去年6月份回国,正赶上大家都找工作,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在英国学习传媒的夏莹说。已回国半年的夏莹做了半年的“海藻”,这 半年,她向多家网站、杂志社投递了简历,她说:“获得硕士学位后想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找份工作太难了,几十份简历只收到过6次回复,其它的都石沉 大海。做‘海藻’的日子真难熬啊。”今年1月份,夏莹终于进入了天津一家广告公司的媒介策划部。

  “海泡”要当机立断

  近年,海归光环逐渐消失,本土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变强。这样一来,“海泡”群体越来越多。他们虽然想回国发展,但对国内态势不是很了解,又对留在国研究生人才外有很大的期望,左右为难,漂浮不定,一直“泡”着。

  陈俊然毕业7个月,目前他在澳大利亚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找工作和打零工,他纠结地说:“是走是留,这个问题好难决定啊。这边打工可 能比回国找一份天天坐班的工资还高。可另一个问题,我爸妈希望我回去。”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邵巍说:“在国外打拼的人,还是希望回到家乡,预计未来10年这批人的数量会有明显增加。”专家认为,“海泡”群体应广泛了解 国内的就业环境高校人才招聘和国外的行业趋势,尽早打破“海泡”的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热文阅读
北京市航天中心医院2025年5月公开招聘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公告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2025年公开招聘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方案(第三批)
山西省人民医院2025年面向全国招聘博士研究生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2025年招募博士后(内分泌科导师团队)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2025年招聘公告(第一批第二次挂网)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关于2025年上半年公开考试招聘24名工作人员的公告
四川省邻水县医院2025年上半年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公告
工作地址:招聘职位:学历要求:发布时间:2014-03-12 发稿编辑:高层次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