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动态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分部2018年海内外优秀人才招聘公告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18-11-07
机电动态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于1996年10月获批正式投入运行,由西安总部和北京分部组成。西安总部依托于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分部依托于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机电系统工程系和探测与控制工程系。北京分部现有30余人,在国内知名专家领衔下,形成了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骨干、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从事近感探测与信号处理、智能控制、机电系统设计等相关技术的高水平科研队伍。
经过多年的建设运行,机电动态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分部建有机电系统虚拟设计与仿真实验室、飞行动态模拟测试环境实验室、微波暗室、机电系统环境适应性实验室、MEMS微系统设计与测试实验室、网络化与信息通信实验室、光学测试实验室、仿生探测技术等专业实验室,很好地支撑了相关科学研究和人才的培养,为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做出了重要支撑。
重点实验室北京分部在学校人才引育政策的支持下,面向海内外延揽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和中青年优秀人才,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条件保障,促进优秀人才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
一、招聘学科
学科类别 | 机械与运载 |
学科方向 | 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光学、传感技术、图像识别、信号处理 |
二、应聘人才类型
(一)引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相应层次的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青年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优秀青年人才
(二)青年骨干教师:准聘教授、特别研究员、特别副研究员
(三)博士后研究人员:团队岗、科研岗
三、相关待遇
学校将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1.根据业绩水平提供具有竞争力年薪;
2.根据科研工作需要提供科研启动经费,支持组建研究团队;
3.提供过渡住房;
4.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问题。
各类岗位的具体申报条件和支持措施见《北京理工大学人才引进计划》。
四、应聘办法
应聘者请将个人详细简历、学术代表作全文、他人引用及评价、今后工作计划等通过邮件方式发送。详细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术兼职、负责或参加科研项目情况、代表性成果、重要论著目录、论著被引用情况等及联系方式。邮件中请注明应聘人才类型。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曦、王亚斌
联系电话:13910550728 13910133297
E-mail:chenxi@bit.edu.cn wangyabin@bit.edu.cn
北京理工大学 各类国家级人才引进计划 | |||
人才类型 | 分项目 | 应聘条件 | 支持措施(科研条件和工资待遇) |
长江学者 奖励计划 (全职) | 特聘教授 | 1.申报当年1月1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人选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人选不超过55周岁; 2.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海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3.聘期内全职到校工作,聘期5年。 | 国家: 1.给予奖金人民币100万元; 2.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重点支持由长江学者领衔的学术团队; 学校: 3.聘任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4.提供科研启动经费300万元,安排办公实验用房; 5.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年薪制薪酬;学校提供一定的安居条件及120万元安居补助。 6.配备工作助手和学术梯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
青年学者 | 1.申报当年1月1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人选不超过38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人选不超过45周岁; 2.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 3.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4.聘期内全职到校工作,聘期3年。 | 国家: 1.给予奖金人民币30万元; 学校: 2.聘任为博士生导师,根据业绩认定专业技术职务; 3.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0万元,安排办公实验用房; 4.配备工作助手,也可自行组建学术团队; 5.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学校提供一定的安居条件及50万元安居补助。 |
北京理工大学 各类校级人才引进计划 | ||
人才类型 | 应聘条件 | 支持措施(科研条件和工资待遇) |
特立青年学者 | 1.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师德,严谨求实的教风和学风; 2.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自然科学类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或成果突出者年龄可适当放宽,能全职来校工作; 3.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具有2年以上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等工作的经历; 4.在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独立发展学术方向的能力和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 | 1.聘任为博士生导师,提供博士生、硕士生专项招生指标; 2.每年提供团队岗、科研统筹岗博士后指标各1名; 3.学校配套 100 万元科研经费; 4.聘期内工资待遇实行年薪制,薪酬按照学校准聘教授岗位基础年薪标准执行。 5.入选者中特别优秀的校外引进人员经学校审定后原则上参照学校对于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提供的安居条件执行。 |
准聘教授 | 1.原则上具有2年以上海外知名大学或学术机构科研学习工作经历,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历学位者优先;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发表研究论文,或发表ESI高被引论文,或在本学科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期刊等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代表性论文应解决了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得到同行广泛引用和正面评价。 3.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8周岁。 | 1.聘任为博士生导师,优先提供博士生、硕士生招生名额; 2.聘期内实行年薪制,年薪42万元(不含学校缴纳的社保、职业年金及公积金); 3.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0万元; 4.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问题。 |
特别研究员 | 1.原则上具有2年以上海外知名大学或学术机构科研学习工作经历,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历学位者优先; 2.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同行公认的突出成果,具有独立发展一个研究方向的能力;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发表研究论文,或发表ESI高被引论文,或在本学科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期刊等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 4.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 1.聘任为博士生导师,优先提供博士生、硕士生招生名额; 2.聘期内实行年薪制,年薪36万元(不含学校缴纳的社保、职业年金及公积金); 3.提供科研启动经费60万元; 4.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问题。 |
特别副研究员 | 1.原则上具有2年以上海外知名大学或学术机构科研学习工作经历,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历学位者优先; 2.具有优秀的学术背景,有很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在研究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突出的学术成果; 3.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以主要成员参与国际前沿性研究课题,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同行认可的进展; 4.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ESI高被引论文,或在本学科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期刊等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 5.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2周岁。 | 1.聘任为硕士生导师,优先提供硕士生招生名额,具有申报博士生导师资格; 2.聘期内实行年薪制,年薪30万元(不含学校缴纳的社保、职业年金及公积金); 3.提供科研启动经费40万元; 4.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问题。 |
博士后研究人员 | 1.一般应为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新近毕业的博士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研究领域重要刊物发表系列学术论文,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4.符合国家、学校和学院流动站招收的有关要求。 |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年薪为14-40万元,依岗位不同有所差别。 |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1.满足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报要求; 2.获得博士学位3年内的全日制博士,年龄未满31周岁; 3.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科学道德; 4.研究领域属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战略性高新技术领域、基础科学前沿领域; 5.获得资助后必须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国家: 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资助,其中40万元为生活费,20万元为科研补助经费; 学校: 配套资助20万元/年,合计年薪40万元(不含学校缴纳的社保及公积金)。 | |
外国青年引进计划: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拥有与我国建交国家的国籍; 3.近一年内在国外(境外)高校获得博士学位; 4.能够保证在华连续两年内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0个月; 5.非英语国家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国家: 外专局给予每人每年20万元资助,包括工资、基本保险、住房费用和往返差旅费; 学校: 给予奖励绩效每年6万元,合计年薪26万元(不含学校缴纳的社保及公积金)。 |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