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熊宇杰教授-深圳大学苏陈良教授2018年11月联合招聘有机合成博后(年薪30万+-60万+)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18-11-28
中国科技大学
一、合作导师介绍
熊宇杰,1979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籍贯江西南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教育经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00班,化学物理学士学位(199-2000年,导师:谢毅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4年,导师:谢毅院士);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任化学系博士后(2004年-2007年,合作导师:prof.younanxia);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任国家纳米技术基础设施组织首席研究员,并兼任纳米中心管理主任(2009年-2011年)。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执行系主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纳米催化与能量转化研究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无机固体材料结构的原子精度控制,实现关键小分子的活化与调控,用于太阳能驱动的化学品合成。2011年以来,熊宇杰研究组已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在《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和《先进材料》三大化学与材料期刊上发表27篇通讯作者论文。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23篇esi高引论文和2篇esi热点论文,总引用16,000余次,2014-2017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榜单。近年研究成果被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等国际学术媒体报道,1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2013年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成果。
深大导师:苏陈良,教授,博导
教育部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课题组网页:http://2dchem.szu.edu.cn/
苏陈良,深圳大学教授、博导,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2017)。教育经历:浙江大学化学学士(2001-2005年,导师黄宪院士),浙江大学有机化学博士(2005-2010年,导师黄宪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石墨烯研究中心博士后(2010-2015年,合作导师prof.lohkianping)。现任广东省二维材料工程中心及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2015年初回国受聘于深圳大学教育部二维材料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要从事高附加值化学品及药物纳米催化制造研究。迄今为止,在natureenergy,naturecommunication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的代表作如下:naturecommunications3篇,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h1篇(高被引),journalofamericanchemicalsociety1篇,angew.chem.int.ed.1篇(卷首论文、热点论文),acscatalysis2篇(esi高被引论文),materialhorizons(封面报道)1篇,adv.sci.(2篇)等。
二、联合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招1-2位博士后)
太阳光催化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及药物分子
三、应聘条件
•具有或即将获得有机合成、材料化学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
•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二篇以上。
•博士研究期间有相关独立工作经验。
•有团队合作精神,愿意尝试新研究方向。
•事业心强,身体健康,年龄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四、聘期待遇
•聘期2年;•工资待遇(年收入30万-60+万):
海外博士待遇:top150海外学校博士毕业者来深
享受学校中级教师的住房待遇或领取3万落户一次性补助。
可独立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励一万每项),深圳市基础研究
•发展前景(根据2016年深圳市政策):
出站后可优先推荐留深圳大学工作
博士后出站后留深圳工作可申请30万元rmb补贴。
符合深圳市后备级人才条件的可以获得160万rmb的住房补贴。
留深大可申请300-500万科研启动经费(2016年高层次人才政策)
五、岗位职责
(1)深圳大学博士后入站,进行相应课题的科学研究,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2)参与相关学术方面的合作交流,协助导师推进项目的进行与完成。
(3)协助合作导师完善平台建设。
六、应聘方式
(1)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
(2)初审合格者将进行面试,面试后进行双向选择,对于应聘材料给予保密。
七、联系方式
科大联系人:
email:yjxiong@ustc.edu.cn
深大联系人:
e-mail:chmsuc@hotmail.com
(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毕业院校+本人姓名+高层次人才网)
八、申请截止时间: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