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医学部杨鑫老师组2025年面向国内外诚聘博士后研究员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25-11-03
一、合作导师简介——杨鑫
杨鑫,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未来回声实验室(Ultra-X AI Lab)负责人(主页: https://yxszugithub.github.io/ )。主要从事面向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在超声影像的创新可推广技术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
在国际顶级期刊MedIA(19篇),IEEE TMI (9篇), Radiology AI (2篇), AJOG, eClinicalMedicine, Nature Methods, 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 IEEE TNNLS, IEEE JBHI等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际顶级会议MICCAI (34篇), AAAI, CVPR等发表论文40余篇,获MedIA期刊最佳论文奖。
曾6年时间参与医学超声AI筛查诊断产品和关键工具链软件研发(Pair标注软件)与商业化,获批多张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与全球多家知名超声企业形成AI研发合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深圳市稳定支持面上项目1项,核心参与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面上项目1项、广西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美国比尔·盖茨基金会研究捐赠项目1项。
二、学院简介
▍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始建于2005年,2009年整体转入医学院,2012年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5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8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获批生物医学工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现隶属医学部,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
学院现有教师70人,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其中包括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专家2人、国家级青年专家8人、广东省珠江青年学者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并聘任多名企业专家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室
三、课题组简介
新型超声成像平台:以妇产和心血管超声为重点,探索新型智能化超声成像,从底层改善传统超声智能化分析的瓶颈;
高质量数据库构建:参考国际高标准范例,构建大规模、多模态、高质量的超声影像队列公开数据库,促进超声影像大模型构建和价值挖掘;
高维多模态超声智能分析:针对高维多模态超声挑战,深刻挖掘领域难题和未来可推广临床价值,发展创新性、稳健化、可解释的人工智能算法;
超声特色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具有超声影像特点的影像生成、在线学习、因果机制、智能体、人因工程等人工智能算法。
课题组提供开放、创新、尊重、信任的研究环境,目前拥有较丰富GPU算力资源、多中心医院合作资源和超声大数据资源保障。团队充分尊重成员的高质量发展诉求、共创共享,有多名研究生可合作或独立指导。课题组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包括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多伦多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
四、招聘要求
1.招聘名额:1~2名。保证全职
2.年龄在35岁以下,并且须在过去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
3.较强的AI理论基础、算法编程和英文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SCI论文;
4.具有较强科研热情、创新挑战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能从临床源头出发思考问题;
5.有强烈责任心,治学严谨,诚实守信,身心健康,踏实勤奋;
6.专业领域: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
五、聘期待遇
▍底薪+奖励薪资+自研经费+学术合作+生活补助等
1.深圳大学(普通)博士后综合年薪33万元底薪。优秀者可一事一议。科研成果产出,课题组有额外奖励。在站期间享受我校相关职工待遇,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2.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入站可申请“荔新奖励计划”,学校另有奖励薪资4.8万元;
3.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副研究员),符合要求的优秀博士后可以通过“荔园留菁计划”直接申请教师岗位;
4.入站后课题组提供自主科研经费5万元。鼓励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课题;
5.优秀者支持在站期间赴香港/澳门短期交流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6.深圳市对出站博士后给予30万元生活补助,用于科研投入或创业前期费用;
7.若博士后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的文件规定为准。
六、岗位职责
1、与合作导师共同制定研究计划,按计划完成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科研任务;
2、指导研究生高质量探索医学超声影像AI前沿技术与临床应用;
3、在充分的算力、研究资源支持和自主决策下,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医学影像AI领域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篇;
4、依托深圳大学,主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及其他省市级课题;
5、完成流动站规定的考核指标。
考核要求及具体管理要求,参照《深圳市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等有关规定。
七、应聘方式
有意者请将如下相关申请材料发送至xinyang@szu.edu.cn,邮件标题以"
1.本人简历(包括照片,学习和科研经历,近5年代表性学术成果,参与项目等);
2.身份证复印件;
3.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
4.其他可以证明本人科研水平的材料。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EPojqh_GWxtefz8j8KQIg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