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深部探测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招聘高层次人才信息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25-11-12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
学校下设54个教学单位,涵盖13大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新兴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学校有专任教师6328人,其中教授2476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2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入选专家152人。
一、实验室简介与优势
深部探测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4年12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吉林大学地球科学部学部长、中国工程院林君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面向地球内部物质能量交换机制与模拟,立体精细观测方法与仪器装备,极端复杂条件的钻探方法技术和地球内部结构与物性的高精度成像方法四个科技问题,重点提升我国深部探测与成像的重大原始创新能力、发展颠覆性技术、突破国际前沿技术封锁,服务于我国地球深部科学研究、深部矿产与能源资源勘探开发、自然灾害的探测监测等国家重大战略。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实验室的科研实力强劲,围绕国家需求承担了一系列重大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和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项目,深部大陆科学钻探顶部驱动精准控制技术、油砂资源成藏理论与勘探技术创新、空-天-地-海移动平台地球智慧探测技术体系、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理论与关键技术、三维网络结构岩体力学、复杂条件下地下流体运动多场耦合机制与模拟、干热岩压裂监测与人工储层裂隙网络评价等诸多领域成果显著。
产学研合作紧密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实验室科研成果能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平台支撑
实验室拥有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一级学科,依托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和两个国家地方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基地,深入交叉融合优势资源,建设独具特色、引领国际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实验室科研用房充足、配套设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
二、招聘专业需求与紧缺方向
1、专业需求:招收包括但不限于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土木工程、人工智能等方向优秀人才。
2、紧缺方向:地球物理探测仪器、智能探测、智能钻进装备。
三、岗位设置
NO.1领军人才(卓越教授A岗)
申报条件: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和现实表现等方面取得显著的业绩成果,年龄60周岁以下。
NO.2卓越教授B岗
申报条件: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和现实表现等方面取得卓越的业绩成果,年龄60周岁以下。
NO.3领军教授A岗
申报条件: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和现实表现等方面取得优秀的业绩成果,年龄45周岁以下。
NO.4领军教授B岗
申报条件: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和现实表现等方面取得突出的业绩成果,年龄45周岁以下。
NO.5英才教授
申报条件: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和现实表现等方面取得良好的业绩成果。
NO.6青年学者
申报条件: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和现实表现等方面取得一定业绩成果,年龄35周岁以下。
NO.7鼎新学者博士后
申报条件:申请人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身心健康,恪守高校科研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年龄35周岁及以下,获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国庆
联系电话:15843012966
联系邮箱:maguoqing@jlu.edu.cn,投递时请备注在高层次人才网看到的招聘信息
单位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kgNZ725KkGz-Z5PyBwYlg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