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诚聘优秀人才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
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河科大精神,突出内涵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已初步建设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农、医、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名列第95位。
学校目前拥有开元、西苑、景华、周山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600亩,校舍建筑面积 170万平方米。涵盖11 大学科门类,设有100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专业研究生授权类别。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4.2万余人、继续教育学生2.4万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80多人,各类国家及省部级人才等100多人。
学校现有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成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3个学科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28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39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11个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
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平台、83个省部级平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实现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零的突破;主持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6项,在“柳叶刀”、《Nature》子刊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00多篇;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70多项,主持获批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项目400多项。
学校依托重型装备、农业机械、轴承、齿轮、金属材料、汽车与新能源、农业、医疗等方面形成的学科、科技、人才优势,助力“高铁轴承”“国家重大工程装备”“智能农机装备”等“大国重器”的研发,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及待遇
1、领军人才
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及专业能力,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
按“一事一议”办法商定薪酬、科研启动经费、住房等,配备科研团队和科研秘书,协商解决有关家属等其他问题。
2、青年拔尖人才或具有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海内外学者
自然科学领域提供科研经费500万元至20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提供科研经费50万元至200万元,安家费120万元,年薪70万元,以及180平米的住房一套。配备科研团队、助手和科研秘书,协商解决有关家属等其他问题。
3、校特聘教授
自然科学领域提供科研经费1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提供科研经费30万元,安家费30万元,购房补贴20万,聘期内年薪不低于50万元。
二、新引进博士条件及待遇
1、A类人才。
35周岁以下,学术业绩突出,研究方向集中,已取得高水平学术成果,具有成为青年拔尖人才潜质的杰出青年学者。
实行年薪制,聘期三年,学校为入选者提供年薪25万元,安家费25万元,购房补贴10万元,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理工农医学科30万元,其它学科10万元。
2、B类人才。
35周岁以下,学校学科发展急需或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博士论文的博士。
学校提供安家费25万元,购房补贴10万元。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理工农医学科15万元,其它学科8万元。
3、C类人才。
未列入学校A类和B类人才引进的博士。
学校提供安家费20万元,购房补贴10万元。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理工农医学科10万元,其它学科8万元。
4、博士来校后三年内享受副教授校内保障性津贴待遇,达到副教授、教授条件者,优先评聘为相应职务。
5、博士到校工作三年内,给予每月2000元的博士补贴。
6、博士来校工作时,其配偶已获得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经校长办公会批准,可按人事代理方式解决配偶工作:
(1)新引进博士属学校学科发展急需,个人业绩优秀。
(2)新引进博士,如其配偶所学本科或硕士专业符合我校相关实验室岗位需求者,其配偶可安置到相应实验岗工作。
(3)新引进博士,来校3年内主持国家级项目的。
7、洛阳市相关人才待遇
(1)享受洛阳市10万元购房补贴或1200元/月的租房补贴(三年)。
(2)根据洛阳市相关政策享受洛阳市新引进博士研究生生活补贴,2000元/月(三年)。
三、博士后招聘条件及待遇
1、招聘学科及方向
流动站 |
学科及研究方向 |
联系方式 |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联系人:杨老师 电话:0379-64231479 邮箱:yangfanghkd@163.com |
机械电子工程 |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车辆工程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联系人:周老师 电话:0379-64231269 邮箱zh_heyu@163.com |
材料学 |
||
材料加工工程 |
||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联系人:彭老师 电话:0379-65627652 邮箱:185418834@qq.com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系统工程 |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2、待遇
(1)在站期间两年15-22万元的年薪,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在站期间学校提供租房补贴1.5万元/年;
(2)获得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可再享受河南省相应匹配经费资助;
(3)来豫留豫安家的,可申请享受河南省2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资助;
(4)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留洛(来洛)签订 3 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或自主创业1年以上,在洛阳市缴纳社会保险,取得洛阳市户籍,可享受洛阳市一次性奖励20 万元安家经费;(此项待遇与(3)可同时享受)
(5)全职在站博士后,享受洛阳市博士后研究人员生活补贴 10 万元;
(6)师资博士后出站考核到达相应标准,办理入职手续,享受当年相应博士引进待遇,在教师岗工作满一年,可申报副教授职称评审,博士后期间科研成果视作任现职以来的科研成果。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63号
邮 编:471000
联 系 人: 李老师 何老师
联系电话:0379—65627196
电子邮箱:hkdzp@haust.edu.cn
河南科技大学2022年博士师资引进计划表
单位 |
人数 |
二级学科及具体研究方向 |
联系方式 |
机电工程学院 |
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数控加工技术、智能控制、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信息技术(5G)、大数据处理等智能制造工程相关方向 |
李老师:0379-64277971
lijubo@haust.edu.cn |
2 |
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工业工程与管理、管理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智能制造工程、质量与可靠性等 |
||
1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智能传感器技术 |
||
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轴承摩擦学、轴承精密加工、轴承测试技术 |
||
1 |
机械电子工程 研究方向:流体传动控制方向、智能机电系统、机电传动控制方向 |
||
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齿轮智能制造、机器人精密减速器、复杂曲面数字化分析、汽车电驱传动系统及控制、机器人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 |
材料加工工程(先进连接) |
张老师:0379-64276880
zhkeke@haust.edu.cn |
2 |
材料加工工程(塑性理论及工艺) |
||
1 |
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材料) |
||
1 |
材料加工工程(液态成型及控制) |
||
1 |
先进功能材料 |
||
1 |
有色金属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金属复合材料、材料基因工程) |
||
1 |
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制备、材料微观表征) |
||
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
2 |
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农业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车辆工程、车用新能源技术、控制工程,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电池材料和化工、智能网联、电子与电器、通信工程、智能车辆、智能驾驶等。 |
徐老师:0379-64278955
xlyou@haust.edu.cn |
2 |
动力机械及工程、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分析化学 研究方向:发动机电控、燃烧、排放、振动噪声等方向、自动控制、电化学、电催化、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电机等新能源动力方向。 |
||
1 |
制冷与低温工程 研究方向:制冷、低温、空调、流动、传热、传质、车辆热管理、新能源 |
||
1 |
热能工程 研究方向:清洁、高效燃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环境工程、储能技术 |
||
1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交通安全与环境 研究方向:无特别要求 |
||
2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研究方向:机械传动、机器人技术、电动汽车驱动与传动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学及控制,振动与噪声控制 |
||
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
3 |
农业机械化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农业装备设计、信息检测、液压控制) |
姬老师:0379-64877837
jjt0907@163.com |
3 |
农业电气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路与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化、信息化方向、人工智能方向) |
||
1 |
农业水土工程、水利工程、生态学、资源环境工程、环境工程(节水灌溉、水土污染控制) |
||
1 |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村能源清洁化) |
||
信息工程学院 |
1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器人技术等相关方向 |
付老师:0379-65626125
fzm1974@163.com |
1 |
导航、制导与控制、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飞行器控制与仿真 |
||
1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测控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相关方向 |
||
1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人工智能 |
||
1 |
计算机系统结构、分布式计算、网络与信息安全 |
||
1 |
计算机应用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 |
||
1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软件形式化、软件工程等相关方向 |
||
1 |
通信与信息系统、无线传感网 |
||
1 |
信号与信息处理、信道估计与MIMO技术 |
||
软件学院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数据处理或计算机网络 |
孙老师:0379-60666989 sunshibao@haust.edu.cn |
1 |
软件工程 |
||
电气工程学院 |
2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 |
史老师:15737960588 sjznew@163.com |
2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 |
||
1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 |
||
土木工程学院 |
1 |
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相关方向 |
段老师:0379-65627362
dgq888@haust.edu.cn |
1 |
固体力学、机械工程 |
||
2 |
流体力学、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 |
||
1 |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材料 |
||
1 |
岩土工程 |
||
1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
1 |
测绘工程 |
||
1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力学 |
||
化工与制药学院 |
1 |
化学工程 |
马老师:0379-64240991
majy379@163.com |
1 |
化学工艺 |
||
1 |
化工机械 |
||
1 |
环境工程 |
||
1 |
制药工程 |
||
1 |
化学、高分子,有机,分析等 |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1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研究方向为食品干燥技术与装备 |
古老师:0379-64283053
shaobingu@haust.edu.cn |
1 |
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无损检测与智能分析)、天然产物化学 |
||
1 |
食品科学(多肽或多酚功能活性的研究) |
||
1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或食品科学,或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研究方向:脂质营养与代谢调控、脂质靶向改性与修饰、功能产品分子设计与创制;脂质功能组分稳态保持及递送控制、利用转化技术,创制高值化营养功能产品;粮油加工风险因子筛查及安全控制 |
||
1 |
基础医学或预防医学,研究方向:微生物与分子免疫学方向(熟悉肠道免疫,以及微生物与肠道间相互作用研究体系)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1 |
运筹学与控制论 研究方向:优化理论与算法或系统理论 |
王老师:0379-65626026
hjwang@haust.edu.cn |
1 |
计算数学 研究方向:有限元或谱方法 |
||
2 |
基础数学 研究方向:代数学或微分几何 |
||
1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 研究方向:应用数理统计 |
||
1 |
应用数学 研究方向:随机微分方程或孤立子与可积系统 |
||
1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研究方向: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 |
||
物理工程学院 |
2 |
凝聚态物理:储能材料、介电、铁电和多铁 |
李老师:0379-65626260
xzli@haust.edu.cn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或凝聚态物理(实验):功能(光电、储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物性与表征 |
||
1 |
光学:光场调控、LIBS光学工程:激光技术、光电器件、光学设计 |
||
1 |
凝聚态物理(有材料类学习经历阶段):材料物理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功能材料(有物理背景) |
||
1 |
光学:光场调控、LIBS光学工 |
||
1 |
光学:光场调控、LIBS光学工程:光电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1 |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高分化学与物理,研究方向为保鲜包装材料、可降解包装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生物质材料、印刷电子材料及工艺等。 |
尤老师:0379-64231949
yjh@haust.edu.cn |
1 |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力学,研究方向为智能包装、包装设备损伤检测、包装动力学等。 |
||
1 |
工业设计、设计艺术学,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体验设计、服务设计、文创产品设计、机械设计等。 |
||
1 |
设计学(室内设计)、风景园林 |
||
1 |
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史、作曲、声乐、合唱指挥、器乐演奏、舞蹈 |
||
1 |
美术学国画、美术学油画 |
||
建筑学院 |
2 |
建筑设计或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方向 |
武老师:0379-65627670
jzxy2013@haust.edu.cn |
人文学院 |
2 |
社会学、社会工作实务方向 |
罗老师:0379-65626285
13513791210@163.com |
1 |
社会学、社会保障、心理学等学科、城乡社区研究、医疗与健康研究、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方向 |
||
1 |
历史时期考古、或科技考古、或文化遗产研究(有考古发掘领队资质者优先) |
||
1 |
世界古代史或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
||
2 |
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美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
||
1 |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汉语国际教育) |
||
1 |
艺术学(影视戏剧文学、写作) |
||
法学院 |
1 |
宪法、行政法学、法理学、法制史 |
张老师:0379-65626871
zhangjingfeng@haust.edu.cn |
1 |
民商法、知识产权 |
||
1 |
刑法学 |
||
1 |
诉讼法学、经济法 |
||
1 |
环境资源法、国际法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外国哲学 |
刘老师:0379-64270677
kdlzj@163.com |
1 |
逻辑学 |
||
1 |
伦理学、美学 |
||
1 |
政治经济学 |
||
1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
1 |
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1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1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
||
外国语学院 |
2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张老师:0379-64231047
zhangzhe@haust.edu.cn |
1 |
英语语言文学 |
||
1 |
国别与区域研究 |
||
经济学院 |
1 |
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 |
褚老师:0379-65627063
chuxf333@sina.com |
1 |
理论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 |
||
1 |
农业经济管理 |
||
管理学院 |
3 |
管理科学与工程,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金融工程,资源与环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经济学,公共管理,农业装备,农林经济管理。 |
邓老师:0379-65626118
13014755062
dengguoqu@126.com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区块链工程,图书情报,运筹与优化。 |
||
3 |
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项目管理,知识管理,技术创新,工业工程。 |
||
3 |
会计学(含财务管理、审计、税务);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含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电子商务。 |
||
基础医学院 |
1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神经解剖、临床应用解剖学、神经损伤及修复再生、麻醉解剖学、胚胎发育与疾病) |
李老师:0379-64830006
sanqiangli2001@163.com |
1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分子病理生理学) |
||
1 |
药理学(心血管、神经药理、肿瘤药理) 、药物化学(分子靶向药物合成) |
||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活性成分优选)、药物分析(电化学传感器) |
|||
1 |
职业卫生、卫生毒理学(职业流行病学、分子毒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校卫生与青少年健康) |
||
1 |
医学免疫学 (免疫调节) |
||
1 |
生理学(血液生理、神经生理、心血管生理)、生物学(血液、神经生物学) |
||
1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大疾病发生发展分子机制) |
||
1 |
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 |
||
护理学院 |
3 |
护理学、心理护理学、公共卫生学 |
吴老师:0379-64876102
hkdhlxybgs@126.com |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2 |
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仪器及机械、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像处理与科学可视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物理电子学、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机器人、光学工程 |
胡老师:0379-64162572
hu.robert@163.com |
3 |
临床检验诊断学、医学检验技术、内科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病原学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 |
||
2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医学影像学、肿瘤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内科学、外科学、放射医学、病理生理学、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医学物理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
||
法医学院 |
2 |
法医学、法医病理 |
潘老师:15937980549
xinmin_pan@haust.edu.cn |
1 |
基础医学(第一学历医学专业) |
||
农学院 |
1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种植制度及生理生态、作物遗传育种(杂粮育种) |
侯老师:0379-69980776
kychxg@haust.edu.cn |
1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甘薯栽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种植制度及生理生态 |
||
1 |
作物遗传育种(谷子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谷子栽培 |
||
1 |
作物遗传育种(玉米分子育种)、作物遗传育种(小麦分子育种)、 |
||
1 |
传粉生物学 |
||
1 |
生物化学、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
1 |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气象学及其相关专业 |
||
1 |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贮藏加工等相关专业/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利用、仪器分析、产品检测、中药材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材重要基因定位与分析等 |
||
1 |
农业气象学 |
||
1 |
细胞生物学、特色作物的组织培养 |
||
2 |
植物学或群落生态学 |
||
动物科技学院 |
1 |
预防兽医学、动物传染病学、分子生物学 |
丁老师:0379-64281288
Keding19@163.com |
1 |
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与代谢中毒病 |
||
1 |
预防兽医、兽医公共卫生学 |
||
1 |
动物遗传育种、分子遗传学、动物遗传育种学 |
||
1 |
基础兽医学、兽医药理学 |
||
1 |
水产学、水产养殖、鱼类疾病学、水产毒理学 |
||
1 |
动物学、动物生物学 |
||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
1 |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 |
陈老师:0379-64283670
470910979@qq.com |
1 |
蔬菜学(蔬菜分子生物学) |
||
1 |
观赏园艺学(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
||
1 |
林木遗传育种学、分子与数量遗传方向、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林业遥感 |
||
体育学院 |
1 |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或医学相关专业 |
武老师:0379-64298732
wuxl@haust.edu.cn |
1 |
民族传统体育学或教育学相关专业 |
||
1 |
体育教育训练学或教育学相关专业 |
||
1 |
体育人文社会学或教育学相关专业 |
||
国际教育学院 |
2 |
俄语、俄语语言文学、历史学(俄乌白)、社会学(俄乌白)、法律(俄乌白)、教育心理学(俄乌白)、其他有俄乌白留学背景的博士 |
毛老师:13683857349
mpj@haust.edu.cn |
临床医学院 |
7 |
生物科学类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神经科学等) |
周老师:0379-64830097 rlzyb30097@163.com |
3 |
药学 |
||
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1 |
材料摩擦学 |
熊老师,张老师:0379-64231723, 0379-64231003 yzzhang@haust.edu.cn |
1 |
表面工程 |
||
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1 |
材料加工工程 |
徐老师:15037971306
15037971306@126.com
|
1 |
材料学 |
||
网络信息中心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
仝老师:0379-64231008
tlh@haust.edu.cn |
图书馆 |
1 |
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图书情报 |
杨老师:0379-64232386 yesandno@haust.edu.cn |
辅导员 |
10 |
专业不限 |
李老师:0379-65627196hkdzp@haust.edu.cn |
注:特别优秀博士,可不受上述计划限制,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