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顾兵教授团队2025年诚聘科研型博士后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25-04-11
一、科室简介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集党建、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实验诊断中心平台,始终秉承“检以求真,高效优质”的质量方针,致力于为临床诊疗提供精准、高效的检验依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2025年,检验科总面积约
近三年来(截止2025年3月),科室获得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主持)资助,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持)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中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响应国家号召,在检验行业率先成立了“学科交叉组”。该组构建了
二、导师及团队简介
顾兵,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美国普渡大学及UCLA访问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江苏省“科教强卫”医学重点人才、“333工程”人才、“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六个一工程”高层次卫生人才,连续四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1-2024)。现担任中国人体科技健康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精准检验专委会主委、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
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快速检测新技术与耐药菌感染防控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9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以第一或通迅作者发表论文222篇,其中在Lancet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ACS Nano、Nucleic Acid Research、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Gut Microbes等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49篇,其中JCR1区论文85篇,JCR2区论文34篇,中科院1区论文33篇,10分以上20篇,累计影响因子806.5分,在中华级期刊发表论文19篇,H-index为48,被引频次总计9000余次;编写学术专著与教材44部,其中主编及副主编22部;参编行业指南专家共识16项,团体标准6项;获授权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6项。
一直从事临床感染性疾病快速精准检测研究,聚焦感染诊断新技术与转化,基于多学科交叉推进检测技术突破,构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病原及耐药精准体外检测技术体系。通过有效交叉整合生物、材料、化学、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提出系列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和识别策略。主要研究方向有:1)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快速检测新技术;2)临床重要病原菌耐药新机制及感染防控;3)难培养细菌感染流行及耐药的科学监测体系。
为迎合时代发展,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首次提出在检验科设立“学科交叉组”,促进医教研用全面发展,为学科建设和LDT项目服务。为此凝练出三大学科方向:1)重大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2)恶性肿瘤诊断标志物研究;3)心肾疾病诊断标志物研究。从高水平论文、国家级课题和专利等多方面助力提升医院科技影响力。
团队PI
王亮,博士,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检验科主任助理,兼任昆士兰大学(QS#40)和西澳大学(QS#77)研究员、博导,伊迪斯.科文大学客座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精准检验专委会副秘书长、常委,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专委会委员、大数据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生态分会常委,
汪崇文,博士,研究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检验科主任助理、检测新技术方向科研组长、PI,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标志物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分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转化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委,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编辑/编委,连续2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2024)。兼任安徽农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硕导,北京工业大学专业硕士产业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实践导师。主要从事现场检测与生物传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研究工作,已开发出系列用于病原微生物和小分子代谢物快速检测的新技术新产品,获2016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7/14)、庄辉院士奖励基金一等奖(2018年度、2020年度)、2022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前沿课题研究任务,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1项(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
刘晓晓,博士,副研究员,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感染与免疫课题组PI,检验科微生物专业组科教组长。主要从事细菌、病毒感染机制研究,致力于基于噬菌体的耐药菌防控。现担任中国噬菌体研究联盟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噬菌体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经济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医工结合分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相关成果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2024, 2021)、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Journal of Virology等微生物权威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工作为Cell、Nat Microbiol、PNAS、The ISME J等期刊引用。作为编委参与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病毒学重点领域教材《微生物病毒学》撰写。参与中国首个《预防及治疗用噬菌体的质量控制专家共识》撰写,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件,国际发明专利2件。
三、岗位要求
01基本要求:
1、博士毕业三年以内,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3、对科研有兴趣、有诚信,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有团队合作精神;
4、全脱产进站从事博士后工作2-3年;
5、协助课题组团队项目申报,参与实验室平台建设。
02专业条件:
1、临床检验诊断学、医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分析化学、材料学等专业;
2、具有较强的英文文献阅读和撰写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本领域SCI论文。
03研究方向:
1、感染性疾病快速检测新技术研究;
2、临床重要病原菌耐药新机制与新型抗感染化合物研究;
3、临床重大疾病检验诊断新标志物研究。
04出站要求:
1、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1区SCI论文或IF>10分文章一篇及以上;
2、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或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四、岗位待遇
01薪酬待遇
基本年薪+课题组绩效+医院科研奖励。
*年薪制为人民币、税前、含社保、公积金;
*医院科研奖励另计:在站期间享受医院对科研立项、著作、论文、成果、专利等的奖励;
*科室补贴另计:博士后每个月3000元的绩效,若发表中科院1区SCI论文或中国自然基金,涨为每个月5000元的绩效。
02福利待遇
1、聘期考核优秀可推荐留院工作;
2、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工作环境、医疗等条件,根据个人需要,可协助办理个人落户;
3、医院提供配套博士后公寓,不入住公寓者,另给予4000元/月住房补贴;
4、在站期间,鼓励并支持独立申报国家、省部级基金以及广东省的各类博士后人才项目;
5、申请国自然项目,通过形式审查,医院科研配套经费5-10万(根据医院政策实时调整),在站期间其他科研经费由博士后与合作导师协商提供;
6、博士后启动经费5万元,中期考核合格者追加3-5万元科研经费;
7、课题组为年轻学者的成长提供充分资源、训练与支持。
五、申请方式
请有意向者将以下个人材料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ubing@gdph.org.cn。
邮件主题请注明“
1、详细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学习/工作经历、研究课题、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列表、课题计划等;
2、2-3篇代表性论著全文;
3、专家推荐信2封(其中一封由博士生导师提供),包括推荐人的具体联系方式(邮箱、电话等)。
简历筛选通过后,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课题组常年招生,本公告长期有效。
如有疑问,请咨询: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NuW4WqRTydgU_BDtAi3wg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