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 一 个

长按图片保存

首页 > 广东卫生医疗招聘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顾兵教授团队2025年诚聘科研型博士后

高层次人才网编辑

2025-04-11

一、科室简介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集党建、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实验诊断中心平台,始终秉承“检以求真,高效优质”的质量方针,致力于为临床诊疗提供精准、高效的检验依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2025年,检验科总面积约3200平方米,现有各类技术人员120人,其中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64人,博士后4名,博士24名,硕士38名。在高质量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科室围绕“感染、心肾、肿瘤”诊断标志物三个稳定且持续的学科方向进行科研攻关;成立了学科交叉组,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发展多学科合作模式,提升临床服务。LDT项目攻关与多学科交叉已成为省医检验科两大亮点。

近三年来(截止20253月),科室获得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主持)资助,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持)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中博士后面上基金3项,省级项目20项(4项重点项目),累计获得资助4360万元,实现国家、省级、市级重点项目全覆盖。科研论文发表取得显著成效,在病原微生物、心血管及肿瘤领域累计发表149SCI论文,其中中科院1区论文36篇,包括国际权威期刊Lancet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ACS Nano等。与此同时,在专利申请及转化方面,也同样取得进展,截至目前申请发明专利40项,获得授权30项,同时实现产品创新转让8项,转让金额3962万,主编专业著作9部,参编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控制分会制定的行业指南/专家共识6部。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响应国家号召,在检验行业率先成立了“学科交叉组”。该组构建了包括博士后、博士、硕士等的人才梯队,专业领域涵盖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材料、计算机,肩负LDT平台项目建设、科学研究、临床沟通、对外合作、辅助功能(科室日常事务)五大使命。学科交叉组为省医检验科注入活力,将各专业组融合,医教研用全面发展。同时,检验科也成立检验领域首个实验诊断组,以检验医师为主体,以患者为中心;高效整合检验资源,提供专业检验意见。以结果解读、新项目为抓手,与临床深度沟通,助力疾病精准诊断。

二、导师及团队简介

顾兵,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美国普渡大学及UCLA访问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江苏省“科教强卫”医学重点人才、“333工程”人才、“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六个一工程”高层次卫生人才,连续四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1-2024)。现担任中国人体科技健康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精准检验专委会主委、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青委会委员、广州国家实验室特聘专家、广东省临床基因检测质控中心主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微生物与临床感染专委会主委、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检验经济分会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AME学术沙龙总负责人。J Lab Precis Med主编,SCI期刊J Thorac Dis编委,Annals of Infection主编。

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快速检测新技术与耐药菌感染防控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9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以第一或通迅作者发表论文222篇,其中在Lancet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ACS NanoNucleic Acid Research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Gut Microbes等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49篇,其中JCR1区论文85篇,JCR2区论文34篇,中科院1区论文33篇,10分以上20篇,累计影响因子806.5分,在中华级期刊发表论文19篇,H-index48,被引频次总计9000余次;编写学术专著与教材44部,其中主编及副主编22部;参编行业指南专家共识16项,团体标准6项;获授权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6项。

一直从事临床感染性疾病快速精准检测研究,聚焦感染诊断新技术与转化,基于多学科交叉推进检测技术突破,构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病原及耐药精准体外检测技术体系。通过有效交叉整合生物、材料、化学、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提出系列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和识别策略。主要研究方向有:1)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快速检测新技术;2)临床重要病原菌耐药新机制及感染防控;3)难培养细菌感染流行及耐药的科学监测体系。

为迎合时代发展,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首次提出在检验科设立“学科交叉组”,促进医教研用全面发展,为学科建设和LDT项目服务。为此凝练出三大学科方向:1)重大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2)恶性肿瘤诊断标志物研究;3)心肾疾病诊断标志物研究。从高水平论文、国家级课题和专利等多方面助力提升医院科技影响力。

团队PI

王亮,博士,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检验科主任助理,兼任昆士兰大学(QS#40)和西澳大学(QS#77)研究员、博导,伊迪斯.科文大学客座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精准检验专委会副秘书长、常委,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专委会委员、大数据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生态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学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检验医学转化与创新专业委员会委员。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暨感染学会青年委员,国际计算生物学会会员,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欧洲微生物学会会员,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青年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和欧洲科学基金会函评专家,Gene Report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副主编,BMC Bioinformatics, PeerJ等国际期刊编委。主要从事计算和实验联合的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关注病原微生物传播进化、生理代谢、感染耐药、快速检测以及抗菌药物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人才项目2项,参与科技部重大项目4项,在Lancet MicrobeISME Journal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Carbohydrate Polymer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通讯、一作近百篇),研究成果获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新星奖”(2025),主编《系统生物学》和《精油的科学》等教材和中、英文专著7部,受邀在南非ICID,澳大利亚CHRO,德国VAAM以及捷克ICPG等国际会议特邀报告、学术报告及担任分会场主席10余次,指导研究生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和优秀学位论文,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指导教师一等奖。

汪崇文,博士,研究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检验科主任助理、检测新技术方向科研组长、PI,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标志物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分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转化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委,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编辑/编委,连续2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2024)。兼任安徽农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硕导,北京工业大学专业硕士产业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实践导师。主要从事现场检测与生物传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研究工作,已开发出系列用于病原微生物和小分子代谢物快速检测的新技术新产品,获2016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7/14)、庄辉院士奖励基金一等奖(2018年度、2020年度)、2022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前沿课题研究任务,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1项(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博士后基金新冠疫情专项资助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排名第一)/通讯作者在ACS NanoAdvanced ScienceSmall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41篇,IF>1023篇,ESI高被引论文8篇,H-index47,论文总被引超过6200次。此外,在检测新技术领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1项,已授权9项。

刘晓晓,博士,副研究员,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感染与免疫课题组PI,检验科微生物专业组科教组长。主要从事细菌、病毒感染机制研究,致力于基于噬菌体的耐药菌防控。现担任中国噬菌体研究联盟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噬菌体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经济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医工结合分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相关成果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2024, 2021)、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Journal of Virology等微生物权威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工作为CellNat MicrobiolPNASThe ISME J等期刊引用。作为编委参与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病毒学重点领域教材《微生物病毒学》撰写。参与中国首个《预防及治疗用噬菌体的质量控制专家共识》撰写,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件,国际发明专利2件。

三、岗位要求

01基本要求:

1、博士毕业三年以内,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3、对科研有兴趣、有诚信,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有团队合作精神;

4、全脱产进站从事博士后工作2-3年;

5、协助课题组团队项目申报,参与实验室平台建设。

02专业条件:

1、临床检验诊断学、医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分析化学、材料学等专业;

2、具有较强的英文文献阅读和撰写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本领域SCI论文。

03研究方向:

1、感染性疾病快速检测新技术研究;

2、临床重要病原菌耐药新机制与新型抗感染化合物研究;

3、临床重大疾病检验诊断新标志物研究。

04出站要求:

1、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1SCI论文或IF>10分文章一篇及以上;

2、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或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四、岗位待遇

01薪酬待遇

基本年薪+课题组绩效+医院科研奖励。

*年薪制为人民币、税前、含社保、公积金;

*医院科研奖励另计:在站期间享受医院对科研立项、著作、论文、成果、专利等的奖励;

*科室补贴另计:博士后每个月3000元的绩效,若发表中科院1SCI论文或中国自然基金,涨为每个月5000元的绩效。

02福利待遇

1、聘期考核优秀可推荐留院工作;

2、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工作环境、医疗等条件,根据个人需要,可协助办理个人落户;

3、医院提供配套博士后公寓,不入住公寓者,另给予4000/月住房补贴;

4、在站期间,鼓励并支持独立申报国家、省部级基金以及广东省的各类博士后人才项目;

5、申请国自然项目,通过形式审查,医院科研配套经费5-10万(根据医院政策实时调整),在站期间其他科研经费由博士后与合作导师协商提供;

6、博士后启动经费5万元,中期考核合格者追加3-5万元科研经费;

7、课题组为年轻学者的成长提供充分资源、训练与支持。

五、申请方式

请有意向者将以下个人材料以邮件方式发送至:gubing@gdph.org.cn

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内容包括:

1、详细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学习/工作经历、研究课题、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列表、课题计划等;

22-3篇代表性论著全文;

3、专家推荐信2封(其中一封由博士生导师提供),包括推荐人的具体联系方式(邮箱、电话等)。

简历筛选通过后,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课题组常年招生,本公告长期有效。

如有疑问,请咨询:老师:020-83827812-51203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NuW4WqRTydgU_BDtAi3wg

提示: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扣押证照,均涉嫌违法。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热文阅读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顾兵教授团队2025年诚聘科研型博士后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5年诚招博士后
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5年招收公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2025年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易石坚教授团队2025年诚聘海内外博士后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王于领主任课题组2025年招聘博士后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医学中心靳瑾教授团队2025年招聘优秀博士后
工作地址:广东省 -- 广州市招聘职位:见正文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发布时间:2025-04-11 发稿编辑:高层次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