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网络视频双选会
首页 > 留学生动态

留学生动态

一筹莫展VS舍近求远 海归求职多与企业招贤不吻合 查看下一页

据美国侨报网综合报道,近些年,海归求职和企业招聘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现象。一方面,许多回国求职的海归因缺乏实高校人才招聘践经验或职业定位不准确,而高低不就找不 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青睐着高精尖海归,但很多因素又阻挡了优秀人才回国。

“海归”组团求职很纠结: 起薪和国内毕业生一样,你干不干?

昨天上午,2高校招聘会013年无锡市海归及国际化人才交流会在当地的人力资源市场举行,共有58家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参与招聘,提供给海归的岗位达1500多个,职位都比较高端,并对求职者有相应的国际化背景。 不过,随着近年来出国读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如今海

招聘会上竞争激烈 海归降低心理预期

晨报记者谢克伟报道首届高新技术人才招聘会昨天在人才大厦举行,在昨天这波就业应聘的人流中,涌动着众多的海归人士,其中不乏波士顿大学、港大、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名校毕业生。据估算,昨天有超过2000人参加招聘,其中海归占10%左右。 昨天的招聘会集中了本

海归半数压力大 首年平均年薪10万

海归平均年薪相差十万 据统计,有七成以上的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近5年,回国人才达到80万人,是前30年的3倍,2013年更是迎来史上最大回国潮。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当史上最大回国潮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在招聘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引起社会广泛关

莫因误了学历认证而黄了工作

海归在留学服务中心咨询认证事项。 学历认证工作人员在指导海归填资料。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越来越多,国(研究生人才招聘境)外学历学位持有者在国内就业、升学,以及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也相应攀升,学历认证日

海归如何从大浪里淘工作

近日,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公布,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新增28万人,总规模达到727万人。与此同时,据统计,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近五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近80万人,被称为史上最大回国潮。 求职现状: 高低不就满意更难

2013就业状况扫描:“海归”质量遭疑渐成“海待”

让699万名2013届毕业生为之拼搏的就业季刚刚落幕,727万名2014届毕业生又迎来了新的就业季。就业难的背后,既有求职者深深的无奈,也体现出就业市场一些长期难除的问题和痼疾。 难点一:体制内热度不减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于上月底落下大幕,报名人数再创

海归求职有哪些障碍 专业不符期望过高

海归求职 专业不符、薪酬期望高、缺乏人脉关系等成为影响求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这是某公司日前发布的《2013年海归就业力调研报告》的结果。调查 显示,海归被企业拒绝的理由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不符合占30.5%;并列第二位的是薪酬要求过高或不清楚原因,占15

多数海归收入低于预期 收回留学成本至少3年

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昨日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高校招聘归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为历史最高值。多数海归人员的收入比预期低,近高层次人才网八成海高校人才招聘归认为需要3年以上时间才能收回留

七成海归认为薪资不理想

11月4日,由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 .29万人,同比增长46 .56%,为历史最高值,在这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成为消费海归的头三个地区。虽然86%的海归能在回国后的6个月内

关注:“海待”为何逐渐消失

近日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 86.3%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 海待为何逐渐消失 ■本报记者 姜乃强 2013年岁末,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的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在北京举行。百余家单位提供的近800个岗位,吸引了3

电商人才成“香饽饽” “海归”身份需看能力

昨天上午,山东烟台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综合企业专场招聘会,90余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1100余个,吸引了1000余人 进场求职。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临近年底,餐饮超市类企业对员工的需求量较大,在求职者中,海归身份若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也丝毫没有加

“史上最难就业季”:“海归”学生心态好

中新网上海11月29日电(记 者 邹瑞玥)近700万高校毕业生与海归、中专、职高、高中等毕业生共同竞争约900万个就业岗位,令2013年被形容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9日复旦 大学举行的2014综合性大型招聘会上,记者发现,在这个相对较晚的时间节点,许多此前已举行了多

海归瞬间变海待:2014毕业生仍处于高峰期

12月13日上午8点,记者便来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一个小时之后,今年最大规模的招聘会将在这里举行。虽然距离招聘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但是 展览馆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学生,其中一对头发已经花白的中年夫妇吸引了记者。原来,这对夫妇是代替自己孩子来参加招

调查显示:海归就业被拒多因专业不符

专业不符、薪酬期望高、缺乏人脉关系 等成为影响求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这是东方慧博公司日前发布的《2013年海归就业力调研报告》的结果。调查显示,海归被企业拒绝的理由排在第一位的是专 业不符合占30.5%;并列第二位的是薪酬要求过高或不清楚原因,占15.3

“海归”就业陷困境:应聘部委因留学背景遭拒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比2013年足足多出28万人。 但是,这并不包括徐南。 徐南是一名刚从美国回来的留学生。这位从高中时代起就出国深造的90后男生,如今和国内高校毕业生一起,开始步入求职之旅。 像

海归就业实际薪资低 近五成入金融行业“肉搏”

海归就业的现状如何?中国留学人员回流呈现了哪些新趋势?近年来人才回流成为国内人才流动的新景观。近日出炉的一份名叫《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的国际人才蓝皮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研。 昨天,记者采访了10位海归人员,请他们来谈谈回国的原因、薪资

“海归”找工作有点难 家长送孩子出国应慎重

随着留学队伍的不断壮大,留学镀金回国后的海归们发现,国内就业有博士人才招聘些难。在昆明,海归们更是感觉待遇太低,落差很大。专家认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依旧非常短缺,海归还是很有竞争力。 据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

海归年薪10万起 带技术应聘待遇更高

南都讯记者张晓茜通讯员人社宣 第十六届留交会将于本月18至19日在广州举行,江门11家企业组团参加,其中有2家抢到了招 聘摊位,另外9家将参与优秀企业展示。企业给出的年薪都在10万以上,如果能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年薪可能会到30万以上,江门市人社局外专办

留学生回国工作:职业发展胜过薪金期望

招聘会现场 11月16日近午时分,参加2013秋季留学英才招聘会的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展台前,应聘者肖伟(化名)已经和招聘方进行了约10分钟的交谈。当天,来自国内的117家企事业单位吸引了近3000名留学回国人员参加应聘。对应聘者来说,10分钟很是宝

留英“海归”学成以后前途好

现在赴英国留 学的中国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有十多万人之研究生人才多,不过英国并不打算对中国的留学生人数设置上限,只要中国留学生有足够的英语资历,而且被英国大学接受,就可以 获得在英国上学的机会。一直以来,赴英国留学以其学制短、教育质量高而受到

就业压力之下沪上“海归”求职日趋务实

我想找的就是一份合适自己和公高校招聘会司的工作,没有大家想象的要求高薪,差不多就行。21日,在上海一场专门面对海归的研究生人才招聘招聘会上,一位在美国硕士 毕业并留在当地工作4年的女士表示,现在很多海归回来后发现求职期待与现实大相径庭,但海归们

数十万海归回国抢"饭碗" 工作经验决定薪酬/图

工作经验成为衡量海归薪酬的重要标准。 随着境外留学中国学子的逐年增多,数字庞大的回国高层次人才网潮也悄然到来。启德教育11月3日发布《2013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留学生归国潮恰逢最难就业年,数十万海归与数百万国内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

“海归”回流扎堆北上广

章轲 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人才回流正在成为中国等新兴大国国际人才流动的新景观,86%的海归在半年内能找到工作或整 合创业,北上广、高精尖、外企、销售、市

报告称近九成“海归”回国半年能找到工作

京华时报讯 (记者张然) 昨天,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正式发布。研究高校招聘信息结果显示,海待现象并不明显,86%的海归在半年内能找到工作或整合创业,海外回国留学人员优秀人才

逾四成“海归”北京就业

新京报讯 (记者许路阳)留学回国后却找不到工作,就从海龟(归)成了海带(待)或硕博招聘网海参(剩)。昨日,最新出版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目前,86%的海归能在半年内找到工作,未硕博招聘成为海待,海归就业难问题并不突

深圳引进海归突破5万人

明天,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是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国际人才和智力交流盛会,自2007年移师深圳后,已经成为深圳延揽国际人才,引进海外智力,创建国际化城市的重要平台。 大会移师深圳后连续7年举

海归,出国前就得想好就业这件事

再不回中国就来不及了。李开复2009年在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演讲的这句话,正成为如今中国留学生群体的真实写照。根据人保部有关负责人10月透露的最新数据,近5年,回国人数达到80万人,接近改革开放以来前30年的3倍。上周,启德教育集团发布《2013海归就业力调

中国“海归”就业比较优势缩小

在中国,海归特指那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学生,掌握流利外语和接受过海外高等教育的他们一度备受国内各类用人单位欢迎。然而日趋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让这些曾经的抢手货不再火爆,薪酬逐渐和本土毕业生持平。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董梓民毕业后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

海归就业首选京沪

吴名遂 制图 本报讯 (记者 陈玺撼)本月初,沪上首场针对应届生的大型外企综合招聘会上传出消息,由于上海外企校招的复苏,将吸引大批海归尝试回国投简历。那么,这批海归的实力到底有多强?智联招聘昨天发布的报告指出,86%的 高校招聘海归能在回国后6个月

全国5.2% 海归山东就业 从事金融行业较多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海归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多,《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海归回国就业地区覆盖了15个省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省市,其中5.2%的海归选择到山东就业。 数据显示,海归中有41.

海归不再是就业杀手锏 七成海归认为实际薪资不理想

近日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同比增长46.56%,2013年2014 年国内还将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虽然数据还表明八成海归迅速找到工作,并能在5年回本。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不少海归没有国外相关行业就

不让自己成为“炮灰”,深圳海归青睐“抱团推销”

日前,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由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 人,同比增长4研究生人才6.56%,为历史最高值,在这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成为消费海归的头三个地区。然而,在国内媒体年年冠上的

中国迎海归潮 就业手续太繁杂致人才回流率仍低

这几年国外的就业形势比较差,移民政策也越来越严格,相比之下,国内的就业形势更好,发展机会也更多。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留学归来的小安告诉本报记者。 跟小安有相同想法的海归不在少数。据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预计,今年我国将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

海归不再是求职杀手锏留学莫光算经济回报账

近日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同比增长46.56%,2013年2014年国 内还将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虽然数据还表明八成海归迅速找到工作,并能在5年回本。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不少海归没有国外相关行业就

海归加入求职大军 找工作不轻松

海归加入求职大军 找工高层次人才网作不轻松 高校招聘会